幅员率土,惟王之疆。
天子命我,阅彼朔方。
朔方正漠漠,河水偏汤汤。
猕猴愁绝峤,特地陵穹苍。
西望川底,东望咸阳。
北指黄甫,南眺甘凉。
原隰自寥廓,霸气常昂藏。
炎汉开基入图版,偏遣官田置恒产。
七桥九坝,稻花肥,浮白沉糟照青眼。
渡江失却麒麟符,伊洛割裂争五胡。
铁弗小儿恣骄虐,负隅窃据傍雄图。
蒸土筑墙锥不入,统万城边白骨枯。
白骨枯,勃勃死,赫连亡,拓跋起。
没羽射鹤竟何如,卜骨烧羊总徒耳。
吴张号川真幺魔,韩范经略看敝屣。
作鸽冲飞飞上天,组练仆姑哀好水。
堂堂四叶朝诸侯,忍向降夷称父子。
从此名山接大荒,李家渠畔露瀼瀼。
岂无城社同羌僰,从有衣冠似夜郎。
六百年来一翻掌,八千里外通朝享。
熊罴列队共扬旌,犬羊编户齐稽颡。
【注释】
幅员:国土。惟王之疆:只有你的疆域。天子:皇帝。朔方:北方。猕猴愁绝峤(jiào),特地陵穹苍(qióng 苍):猕猴在山巅上愁思着。西望川底,东望咸阳:西边望着渭水边,东边望着咸阳城。北指黄甫,南眺甘凉:北指黄河北岸,南眺甘肃和凉州。原隰(xí)自寥廓:原野的低平地方显得空旷广大。霸气常昂藏:气势雄伟而不可阻挡。炎汉:指汉朝。开基入图版:建立国家的基础。偏遣官田置恒产:偏派官吏管理土地,设置永久地产。七桥九坝,稻花肥,浮白沉糟照青眼:指黄河上的七座木桥和九座石坝,稻田里稻花香溢,河面上漂浮着白色泡沫,酒香四溢。渡江失却麒麟符:渡过长江后失去了麒麟的符节。伊洛:伊水、洛水,今为河南省境内的大河。割裂争五胡:指前秦苻坚灭亡了东晋,将东晋的皇室迁往长安,又与前燕发生冲突,导致五胡十六国时期的纷争。铁弗小儿恣骄虐,负隅窃据傍雄图:指的是柔然首领檀特力可汗的子孙铁弗汗国。蒸土筑墙锥不入:用蒸土修筑城墙,即使有锥子也刺不进去。统万城边白骨枯:指北魏时统万城一带战死的人很多,尸骨暴露在荒野上。
【赏析】
此诗作于唐代天宝年间(公元742年),诗人杜甫因“直言极谏”触怒唐玄宗而被流放至华州(今陕西华县)。这首诗是杜甫流放华州时写的一首怀古诗,通过描写昔日唐朝西北地区的繁荣景象,来讽刺当时的统治者荒淫无道,以及百姓生活的痛苦。
全诗共八句,每句都是四言,形式整齐划一,读来朗朗上口。诗句内容丰富多彩,有写山川壮丽、历史兴衰、人民痛苦等。其中,”蒸土筑墙锥不入”这一句尤为引人注目,它形象地描绘了当时战争的惨烈和人民的苦难,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诗语言简练,情感深沉,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它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不安和人民的艰苦生活,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的担忧和希望。同时,它也体现了杜甫诗歌的特点——关注民生、忧国忧民,以及其深厚的人文情怀和高尚的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