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飒飒动离群,冻浦回舟首重分。
此夜渭城听不足,亭亭秋思满江云。
【赏析】
此诗为《赠张旭》组诗之二。前人对此诗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写送别,有人认为是写怀友,有人认为是借景抒情等,其实,从全篇来看,此诗应为写送别。首联两句写渭城秋景,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颔联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离愁别绪;颈联两句写听雨声而引起的思念之情;尾联两句写听到秋雨淅沥之声,满江的云彩也仿佛沉浸在一种凄冷之中。这首诗以渭城秋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在秋夜中送别朋友时的惆怅心情。
西风飒飒动离群,冻浦回舟首重分。
此夜渭城听不足,亭亭秋思满江云。
【赏析】
此诗为《赠张旭》组诗之二。前人对此诗有不同理解,有人认为是写送别,有人认为是写怀友,有人认为是借景抒情等,其实,从全篇来看,此诗应为写送别。首联两句写渭城秋景,渲染了凄凉的气氛;颔联两句写诗人送别友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离愁别绪;颈联两句写听雨声而引起的思念之情;尾联两句写听到秋雨淅沥之声,满江的云彩也仿佛沉浸在一种凄冷之中。这首诗以渭城秋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在秋夜中送别朋友时的惆怅心情。
【译文】 天空露冷蒹葭白,淡月笼沙秋一碧。 夜深微语破鸿蒙,知君剩有烟萝癖。 今朝共醉娄水船,明朝还著武陵屐。 武陵之胜何处寻,苍茫万顷桃花深。 南高北高青不断,湖光山色遥相侵。 有时扶筇啸绝顶,忽复抱琴云水阴。 乘兴往还无不可,借此一舒廓落心。 吁嗟乎香山白社空尘土,西陵红粉销烟雨。 千秋佳事至今传,三竺六桥竟谁主。 依稀记得客游年,片片红霞落麈尾。 两湖杳霭梦见之,平分风月今有汝。 【注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贾岛的作品。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翻译: 汝上有怀 故园日以疏,故人日以隔。 奈此头上冠,负却山中屐。 望望吴天遥,蘼芜春一碧。 同心旷难期,异乡谁结客。 二陆想平原,五湖招少伯。 存者半参商,殁者成往昔。 而我徒索居,流光坐愁惜。 白云何处寻,桃花空脉脉。 汝水清且纡,明霞生远空。 何来得双鲤,溯自江之东。 素书不盈尺,白雪满邮筒。 经术彭宣老,清言徐稚雄。 朱张故无恙
辛卯元日 惠风开献岁,旭日起层霄。 客邸频簪柏,王春正转杓。 看山青落颍,酾酒碧浮椒。 拥雪翻新历,攀梅忆去朝。 遐踪聊自寄,侠气未全销。 吏隐耽残蠹,官寒抚敝貂。 斗间龙剑动,天外雁书迢。 入洛名非陆,歌衢路是尧。 但能宽宓肘,宁敢爱潜腰。 到处堪携鹤,何枝可息鹩。 占年饶雨露,访道问渔樵。 万木琴中调,三花舄上飘。 焚香迟白昼,刻烛赋清宵。 我已齐喧寂,何须厌世嚣。 注释解析: 1.
积翠深沉桧岭,流红窈窕桃源。 雨后猕猿学舞,雪中鸡犬争喧。 【注释】 1. 积翠:指山色郁翠。 2. 深:浓重的意思。 3. 流红:指花木繁茂,红花满枝头。 4. 窈窕:美好的样子,这里用来形容桃花源的景象。 5. 猕(mí)猴:一种哺乳动物,生活在山上。 6. 雪:这里指下雪。 7. 鸡犬:泛指家禽家畜。 8. 喧:吵闹,喧闹。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美丽的自然景色画面
注释:在茅山,一位道士向我赠送了一根红霞色的杖。 译文:我在茅山,一位道士给我赠了一根红霞色的杖。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与道士交往的诗,表达了诗人对道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诗中通过描述采药误投香涧、攀萝直蹑罡风、片片红霞杖底、双双白鹤云中的景色,展现了茅山的自然之美。同时,也体现了诗人与道士之间的深厚情谊
【注释】 翠岚亭:位于庐山西麓的香庐寺中。 长烟:指云雾弥漫的景象,隐隐约约地覆盖在松萝上。 青螺:形容山峦起伏,层叠如青螺。 学士醉题枫落句:指的是唐代诗人白居易曾于秋天游览香庐寺时,因酒醉而写下了“枫叶落尽山长色”的诗句。 万峰秋色坐来多:形容万峰之上秋色浓郁,仿佛坐下来就能感受到满山的秋意。 【赏析】 本诗描绘了庐山香庐寺内的一处美景——翠岚亭周围的景色。首联“长烟隐约带松萝
【注释】 风穴八景:指佛教禅宗八大山门之一,即风穴(法云寺)之八大景。 流沙一派自西方:流沙河从西北方来,所以用“一派”来表示它来自西方。流沙河:古称弱水、蒲昌海。 半壑能将慧水藏:意思是说在半山腰的壑谷中,隐藏着像泉水一样的聪明才智,即“藏龙卧虎”。慧水流:比喻智慧和才能。 倒浸芙蓉青不断:倒映在水中的荷花(芙蓉花)颜色是绿色的,而且永不消失。 错疑云影共天光:云影与天光相错,仿佛它们一起出现
诗句解析: 1. 层峦翠积不胜怜:“层峦”指层层叠叠的山峦,“翠积”形容山色郁郁葱葱、层层叠叠的样子。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连绵起伏的山峰之美的喜爱和赞美,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用言语完全表达出的深沉情感。 2. 一榭凌霄更窅然:“一榭”指一座独立的楼阁,“凌霄”意味着直冲云霄,“窅然”表示深远而神秘。这句诗描绘了诗人站在高台上俯瞰的景象,展现了山峦之高远和楼阁之巍峨。同时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赏析能力。解答时,先要理解全诗内容,然后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风穴八景”是这首诗的标题,其中四句分别写了“仙人桥”、“仙人井”、“仙人石”、“仙人洞”。这四处景点都与仙人有关,都是仙人们修炼的地方,也是他们成仙得道后居住的地方。 【答案】 译文:涧畔北风吹动树枝发出萧瑟之声,大家惊叹神仙居住的白玉桥。仙人从此壶中寻找日月,只留下片石几人招揽。注释:①风穴八景
注释:风穴八景之七,悬挂在钟阁的楼上,云雾缭绕,仿佛跨越了玉鲸。从十方虚空中传来阵阵禅音。寒山寺的僧人半夜来到此处,没有灰尘。清夜沉沉,月亮明亮。 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对悬钟阁的描绘。首句“缥缈层楼跨玉鲸”,描述了悬钟阁高耸入云,如同横跨在玉鲸之上。第二句“十方空处起禅声”,则进一步描绘了悬钟阁周围的宁静和祥和,以及禅音四溢的情景。最后两句“寒山夜半无尘到
【注释】 藏书室:收藏书籍的地方。昧:无知。贮积:收藏。维:只。简编:书简。百氏:各种学术流派。无弃捐:不要丢弃。及兹:至此。安居:安定下来。牙签:古代写字用的笔,这里指用来装订的竹片、木片。寓目:观看。自忘倦:忘了疲倦。课:教导。拳拳:恳切的样子。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写一位读书人家的书室,并表达了作者对书房的喜爱和珍惜之情。 第一句“素性昧生殖”,说主人没有嗜好,不爱声色犬马之类
凝岚轩 开轩面东岑,远近压群峰。 峰头有岚气,旦暮生晴空。 映日飘几席,因风媚帘栊。 幽人乐宴坐,极目开轩窗。 注释: 凝岚轩:形容风景如画的轩窗。 开轩面东岑:打开窗户面向东方的山峦。 远近压群峰:远方的山峰和近处的山峰都显得高大。 峰头有岚气,旦暮生晴空:早晨和晚上,山峰上都有云雾缭绕,天空晴朗。 映日飘几席,因风媚帘栊:阳光下,几席上的景物摇曳生辉;微风吹动帘子,帘子随风摆动,景色迷人。
注释:穿着狐皮大衣,一醉就坐风中,剑气纵横,秋日的曙色空明。 今晚我留在江城,不能去欣赏霜林点点的丹枫美景了。 赏析:此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的一个夜晚独自在江边饮酒赏景的情景。第一句“鹴裘一醉坐寒风”,描述了诗人穿着狐皮大衣在寒冷的风中醉酒的情景;第二句“剑气横秋曙色空”,则展现了一幅剑气凛凛、秋日清晨的宁静景象;第三句“此夜江城留别处,霜林点点落丹枫”,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留恋之情
径山寺观梅 天目山前夜月明,寒梢疏蕊影纵横。 禅扉半启行吟处,人比梅花一样清。 注释:在天目山的前面夜晚月光明亮,树枝上的花显得冷清疏落,花瓣的影子交错纵横。半开的禅门边上有我行走吟咏的地方,人的清白纯洁如同梅花一样。 赏析:本诗以写景为主,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夜景图。首句写天目山前的夜晚,月光明亮;次句写树枝上花冷清疏落,花瓣的影子交错纵横;三句写诗人行走吟咏的地点;四句通过比喻写出诗人的高尚品德
锦屏风 孤亭窈窕锁苍苔,峭壁摩空绮作堆。 倚槛横交青玉案,当筵飞落紫霞杯。 注释:孤亭在翠绿的苔藓中显得幽静而神秘,悬崖峭壁仿佛是用五彩斑斓的绸缎堆砌而成。靠在栏杆上,可以看到桌上铺着一块像青玉一样的案板;宴席上,酒杯纷纷落下,如同紫色的霞光。 赏析:这是一首咏景诗,描绘了亭中孤亭、峭壁、青玉案和紫霞杯等景物。诗人用“孤亭”、“峭壁”、“青玉案”和“紫霞杯”等词语,形象生动地刻画出亭中景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