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街十二正春阳,小草离离雨后香。
吹彻瑶笙人更寂,桃花洞里日初长。

【赏析】

初晴,指春光乍现,大地回暖之景。此诗写于春天。首句“十二正春阳”,点明时间是正月里。“天街”即京城大街,“十二”是虚数,意谓京城大道,正是万物更新之时。“正春阳”是说,京城大道上的阳光明媚,正是一年之中的大好时光。次句“小草离离雨后香”,写春风吹过京城大道上被雨水洗涤过的青青草地,散发出淡淡的清香,使人们感到春意盎然。这两句写京城大道的景色,渲染了初晴时大自然一派生机勃勃、春意盎然的气氛。

第三句“吹彻瑶笙人更寂”,描写京城中吹奏着优美乐曲的人更加安静了。“吹彻”是形容音乐悠扬动听,好像穿透云霄,直入人们的耳鼓一样。“箫笙”是古代乐器的名称,“人更寂”是说吹箫吹笙的人更少了。诗人通过“吹彻”“箫笙”两个词语,写出了京城中人少声稀、一片静寂的情景,为下文埋下伏笔。

第四句“桃花洞里日初长”,描绘京城中桃花盛开,阳光初升,洞府深藏的景物,暗示出一种幽静深远的境界。“桃花洞”是传说中的一个山洞,在今陕西省黄陵县东北。传说汉武帝曾在此遇神女。唐玄宗曾在此避安史之乱,并写下《题桃源》诗:“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这里以桃花洞比喻京城中的某个地方,可能是皇宫中的一个隐秘之所。诗人通过“桃花洞”这一意象,将京城中的某些地方与外界隔绝开来,给人一种远离尘嚣的感觉。

全诗语言清新自然,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初晴时节大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