迢迢清秋夕,悠悠千里思。
美人一为别,邂逅窅难期。
月满寒露零,惊乌号南枝。
空庭耿无寐,轻飙入罗帏。
感兹益惆怅,人生能几时。
离多而会少,胡然心不悲。
安得临风翼,歘忽相追随。

【注释】

迢迢:遥远。清秋:秋天,也泛指秋季。

悠悠:遥远貌。千里:形容距离之远。

一为别:一旦离别。为:动词,是。

邂逅:不期而遇。窅:深。难期:难得见面。

月满寒露零:月色皎洁,霜露未凝。

惊鸟:受惊的鸟。号:啼叫。

南枝:南方的树枝上。

空庭耿无寐(mèi):庭院中空寂无人,自己辗转难眠,不能入睡。耿:明亮、光亮的样子。无寐:没有睡意。

轻飙(biāo):轻风吹拂。罗帏:丝织品做的帐子。

感兹:感慨于此。益:更加。惆怅:忧愁。

几时:多少时间。

胡然:何以;如何之意。胡:何,怎么。

安得:何处能得到。临风翼:随风飞翔的翅膀。歘xū忽,飞动貌。相追追随。

【译文】

清秋之夜长又长,漫漫旅途思茫茫。

佳人一旦要离别,意外相逢真难当。

满月洒下清辉映,惊起鸟儿啼声扬。

空寂庭院我辗转,轻风微吹入罗帐。

对此良辰多感伤,人生能有几何长?

离别太多相聚少,为何内心不悲伤!

若能乘风展双翅,疾速相随任意飞。

【赏析】

《清夜思》是王昌龄的一首七绝,作于唐天宝(唐玄宗年号,742—756)年间的冬天。此诗写诗人在清秋的夜晚,思念远方的情人,表现了作者内心的苦闷和惆怅。

“清夜思”三字点明了题目,交待了写作的时间、地点、环境气氛以及诗人的内心感受。开头两句交代了“思”的原因:“迢迢清秋夕,悠悠千里思。”诗人置身于一个寂静清幽的夜晚,仰望星空,只见明月当空,寒光四溢,万籁俱寂。这美好的夜景触发了诗人对远方亲人的深情怀念。

接下来两句写“思”的结果和结果:“美人一为别,邂逅窅难期。”在这美丽的夜色中,诗人不禁想起了心爱的人儿,想到一旦与亲人分别,不知何时才能相见。“邂逅”二字写出了这种难逢的遗憾,也写出了诗人对爱人的依恋之情。

后四句描写了主人公在月下独坐,无法入睡的情景:“月满寒露零,惊乌号南枝。空庭耿无寐,轻飙入罗帏。”“月满寒露零”写月光洒满大地,露水凝结成珠,寒气袭人,更显出诗人孤寂凄冷的心境。“惊乌号南枝”则通过惊起的鸟鸣声烘托出诗人内心的不安与烦乱。“空庭耿无寐,轻飙入罗帏”更是描绘了诗人辗转反侧,难以入睡的情景。

最后两句抒发了作者对人生短暂的感叹:“感兹益惆怅,人生能几时?”诗人以感叹的语气表达了人生的短暂,表达了对亲人的眷恋之情。同时,诗人也借此表达了自己对人生无常的理解。

这首诗语言朴素自然,意境深远含蓄,情感真挚热烈,给人以深刻的艺术享受。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