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湖干得景偏,取于虚借石桥边。
仍分岛屿东西岸,总领禽鱼上下天。
帘树欲图烟不隔,棹波如引月长牵。
平看却有吟台想,漫自标名比浩然。
【注释】
题陆侍御涵虚阁:写景。陆侍御,指诗人的朋友,曾任侍御史。涵虚阁是陆侍御的住所。
多向湖干得景偏:湖水干枯,岸上景物就显得特别醒目。
取于虚借石桥边:从远处看,像在桥边的空地上。
仍分岛屿东西岸:仍然把陆地上的岛屿和水路上的东西两岸分开来看。
总领禽鱼上下天:统领着天上的飞禽走兽。
帘树欲图烟不隔:想画屏风上的树影,却因烟雾而无法看清。
棹波如引月长牵:划船时,月光被船桨激起的波浪所牵引,仿佛是月亮跟随船身移动。
平看却有吟台想,漫自标名比浩然:站在高处远望,却好像看到那高士吟咏的地方,随意给它起名为“浩然”,以表达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
【赏析】
此诗首联两句写陆侍御居处之佳胜,颔、颈二联写登阁所见之美景,尾联写登阁所怀之情思。
前两联写登阁所见之美景。首联说湖中景色最为醒目。这并非是因为湖中有奇山异石,而是由于湖水干枯,岸上景物显得格外突出。次句说登上涵虚阁后,从远处眺望,就像在桥边的空地上一样。三、四两句说从不同方位望去,湖中的小洲和水路的东西两岸也分得清清楚楚,仿佛统率着天上的一切飞禽游鱼。颈联写登阁后所看到的景色。诗人由远景转为近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翠绿的帘幕掩映在朦胧的雾气之中,仿佛在画中;船上的桨儿激起的波纹犹如明月随船而去,牵动着天空的云彩。
后两联抒情言志。尾联写诗人登阁后的感想。诗人站在高处远望,却好像看到那高士吟咏的地方,随意给它起名为“浩然”,以表达自己对高洁品质的追求。诗人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景色人格化,赋予它们以人的情感,使读者感到一种亲切感。
这首诗描写了诗人登楼远眺时所见的湖光山色,以及由此产生的联想和感慨。作者在诗中所表现的是一种向往高尚境界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