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何年凿此开,天公留与后人裁。
那须画栋连俳桷,不愧山樽自瓦杯。
日上阶前玄鹤舞,潮平门外白鸥来。
有时忽听渔歌发,野老前湾罢钓回。
混沌何年凿此开,天公留与后人裁。
那须画栋连俳桷,不愧山樽自瓦杯。
日上阶前玄鹤舞,潮平门外白鸥来。
有时忽听渔歌发,野老前湾罢钓回。
注释
- 混沌:指宇宙或世界的原始状态,没有明显的界限或结构。
- 凿此开:通过某种方式打开或开辟了混沌的状态。
- 天公:这里可能指的是自然界或命运的力量;”天公”在这里可以理解为自然的启示或安排者。
- 留与后人裁:自然或命运的启示留给了后来的人去理解和解释。
- 画栋:精美的房屋结构,通常装饰精美,象征豪华和艺术。
- 俳桷:古代一种简陋的建筑技术,使用木块搭建屋顶。
- 山樽:一种古代的酒器,形状像山,象征着简朴和自然。
- 玄鹤舞:玄色羽毛的鹤在空中飞翔,舞动。
- 白鸥来:白色的鸥鸟飞来,带来清新和自由的气息。
- 渔歌:渔民唱歌的声音,可能带有生活的喜悦和满足。
- 野老:乡村中的老者。
- 前湾:在河边的地方。
- 罢钓回:停止钓鱼并返回原处,可能意味着完成了一天的劳动或活动。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生机的自然景象。诗人以“混沌”作为开篇,引发读者对未知和未解之谜的思考。随后,他提到“天公留与后人裁”,暗示着人类需要理解并接受自然的力量,而不是盲目反抗或抗拒。接着,诗歌通过对建筑、自然景观以及人与自然关系的描绘,展现了一个和谐共存的世界,其中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是互补而非对抗。
诗中“那须画栋连俳桷,不愧山樽自瓦杯”,表达了诗人对简朴生活方式的赞赏,强调了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重要性。最后一句“有时忽听渔歌发,野老前湾罢钓回”,不仅营造了一种宁静祥和的氛围,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回归本真生活的愿望。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类活动的描写,传达了一个关于和谐共生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