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里江城入望来③,晴川烟树面江开④。
等闲折尽寒堤柳,此际何堪更落梅⑤。
【注释】
①登黄鹤楼:唐代崔颢在黄鹤楼上题下《登黄鹤楼》一诗。②四首:这里指诗人自己写的四篇《登黄鹤楼》诗。③十里江城入望来:形容黄鹤楼高耸于长江之滨,远望之景十分宏伟。④晴川烟树:晴空万里,江面水气蒸腾,树木若隐若现。⑤寒堤柳:冷清的柳树枝条。何堪:哪里忍受得了?更:再。落梅:梅花开放。
【赏析】
这首诗是崔颢游览武昌黄鹤楼时所作。前两句写登临所见;第三、四句抒发感慨。全诗以议论起笔,然后铺排景物,最后点明主旨。
“十里江城入望来。”这一句是写登上高楼之后所见之景。“十里江城”形容黄鹤楼高耸于长江之滨,远望之景十分宏伟。诗人站在楼上,放眼望去,只见江城美景尽收眼底。
“晴川烟树,面江开。”这两句是写登临之后所见江上景色。晴川烟树,是说江面上水汽蒙蒙的景色,树木若隐若现;江水和烟雾相依,仿佛在向人们展示它的美丽。诗人用“面江开”来形容这种景色,形象生动,给人以美的享受。
“等闲折尽寒堤柳,此际何堪更落梅?”这两句是写诗人登临之后所感所思。寒堤柳,是指寒风中那几株挺拔的柳树。诗人登上高楼之后,看到江城美景,不禁想起自己曾在寒风中折柳的情景。此刻,他又看到梅花盛开,更加怀念起那些曾经陪伴过他的梅花。诗人感叹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已经无法回到过去与梅花相伴的日子。
这首诗以议论起笔,然后铺排景物,最后点明主旨。诗人通过对黄鹤楼上所见美景的描绘,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追忆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优美,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