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崖好岩壑,三岁始招寻。
结构资群玉,高明架积阴。
沿流窥蜃室,扫石听龙吟。
秦汉宁无碣,仙灵别有心。

观海

丹崖好岩壑,三岁始招寻。

结构资群玉,高明架积阴。

沿流窥蜃室,扫石听龙吟。

秦汉宁无碣,仙灵别有心。

【注释】:

  1. 丹崖:红色的山崖。
  2. 岩壑:岩石的沟壑,指山崖上的洞穴。
  3. 三岁:三年。
  4. 结构:这里指的是岩石的结构构造。
  5. 资:供给,支持。
  6. 高明:高耸入云。
  7. 沿流:顺流而下。
  8. 窥:观看。
  9. 蜃室:蜃气所化的景象。
  10. 扫石:敲击石头的声音。
  11. 龙吟:龙吟之声。
  12. 秦汉:这里指的是秦汉时期的遗迹。
  13. 碣:碑刻。
  14. 仙灵:仙人精灵。
  15. 有心:有意图,有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的海景图,通过对海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首句“丹崖好岩壑”,开篇即点明主题,丹崖是指红色的山崖,岩壑则是山中的洞穴。诗人通过对这些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的美丽和壮丽。

第二句“三岁始招寻”,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美丽海域的向往之情。他认为这里的自然景观已经存在了很长时间,值得人们去探寻和欣赏。

第三句“结构资群玉”,进一步描绘了大海的壮观景象。这里的“结构”指的是岩石的结构构造,而“资”则表示支撑或供给的意思。诗人通过这一描述,强调了海洋的自然力量和美丽。

第四句“高明架积阴”,则是通过比喻的手法,将海面的高耸比作高耸入云的山峰,从而展现出大海的辽阔和壮丽。而“架积阴”则形象地描绘了海面上雾气缭绕的情景。

第五句“沿流窥蜃室”,继续描绘了大海的神秘之处。这里的“窥”是观看的意思,而“蜃室”则是由蜃气变化而来的幻象。诗人通过这一描述,表达了他对大海中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第六句“扫石听龙吟”,则是通过听觉和触觉的结合,进一步加深了对大海的印象。这里的“扫石”指的是用脚轻轻踏在沙滩上,而“龙吟”则是形容海浪的声音宛如龙的吟唱。诗人通过这一描绘,将大海的声音和气息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两句“秦汉宁无碣,仙灵别有心”,则是诗人对大海的情感寄托。他认为大海的历史可以追溯到秦汉时期,而仙灵的存在更是赋予了大海以神秘和浪漫的气质。诗人在这里表达了他对大海的敬畏和赞美之情。

这首诗通过对大海的描绘,展现了大海的美丽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