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堑有基声寂寂,断碑无字草离离。
牧童不管兴亡事,一曲升平笛里吹。
蒲骚台
古堑有基声寂寂,断碑无字草离离。
牧童不管兴亡事,一曲升平笛里吹。
注释:
- 蒲骚台:位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东关的一座古台,相传为周朝开国功臣姜子牙的封地。
- 古堑有基:指的是古战场,有基就是有土山。
- 寂寞:荒凉。
- 牧童:放羊的孩子。
- 兴亡事:指战争、政治等方面的大事。
- 升平:太平盛世,这里指安定的社会和繁荣的经济。
- 笛里吹:指在笛子里面吹奏的音乐。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古战场的诗,通过描绘古代战场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思考。
首句“古堑有基声寂寂”,诗人用“古堑有基”来形容古老的战场,这里的“基”指的是土山或者遗迹,表达了战争留下的残破景象。而“声寂寂”则形容这片战场的沉寂和寂静,没有战马嘶鸣,没有枪炮轰鸣,只有风吹过草叶的声音,给人一种凄凉的感觉。
第二句“断碑无字草离离”,诗人接着描述战场上的一幕:虽然有一块断碑,但是上面已经没有文字的痕迹了,只剩下草从上面生长出来。这两句诗通过对比古战场的荒凉与现代的繁荣,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间的流逝。
第三句“牧童不管兴亡事”,诗人转而写一个放羊的孩子,他不关心战争和政权更迭的事情,只顾着自己玩耍。这个孩子的形象代表了普通人的生活状态,他们被历史的洪流所淹没,无法理解大人们的世界。
最后一句“一曲升平笛里吹”,诗人以音乐来结束全诗,用笛子的旋律象征着和平与欢乐。在这里,诗人希望用音乐的力量来抚慰人们的心灵,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和平的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古战场的描绘,展现了历史的沧桑和时代的变迁,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