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烽火数州连,分镇东吴有岁年。
化雨早清蛟蜃气,文星夜动斗牛躔。
贡来南粤终归汉,书入聊城遂破燕。
天下澄清今日望,角巾未许赋归田。
这首诗是唐代文学家王勃创作的一首七言诗。下面是逐句解释:
奉柬周伯温左丞 其二:
奉柬,是指敬奉书信,这里指作者写给周伯温的信。左丞,是古代官名,这里指的是周伯温的官职。二,是第二的意思。
江淮烽火数州连,分镇东吴有岁年。
江淮,泛指长江和淮河一带地区。烽火,是指战争时燃起的信号,表示战事。数州,是指多个州郡。连,是连接、接壤的意思。分镇东吴,是指分派官员治理东吴地区。有岁年,是指在这个地方任职已经有很长时间了。
化雨早清蛟蜃气,文星夜动斗牛躔。
化雨,是指及时雨,也指教化。蛟蜃气,是指东海上出现的海市蜃楼现象,象征着变幻莫测。文星,是指金星,古人认为它代表着文运和学问。夜动斗牛躔(xián),是形容星星在夜晚闪烁,如同天上的星星在移动一样。
贡来南粤终归汉,书入聊城遂破燕。
贡来,是指贡献物品给朝廷。南粤,是指广东一带。终归汉,是指最终回到了中原地区。书入聊城,是指书籍被传送到聊城县,这里的“聊”是地名,不是“悠闲”的意思。遂破燕,是指成功击败了燕国。
天下澄清今日望,角巾未许赋归田。
天下澄清,是指国家太平,社会安定。今日望,是指现在的愿望或期待。角巾未许赋归田,是指作者现在还不想回到乡村去过隐居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对国家安定和社会繁荣的向往之情的作品。诗人通过描绘江淮地区的烽火、治理东吴的经历、天文现象的变化等,展现了国家和平与繁荣的景象。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对于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的追求,以及对于归隐生活的向往。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充满了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思考和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