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方辐辏助雕甍,观阙嵬峨北帝京。
赵鬼不须重诵赋,柏梁未烬建章营。

天启宫词八首 其五

万方辐辏助雕甍,观阙嵬峨北帝京。赵鬼不须重诵赋,柏梁未烬建章营。

注释与赏析

  1. 诗句解读
  • “万方辐辏助雕甍”:四方诸侯齐聚一堂,共同支持这座华丽的宫殿建筑。
  • “观阙嵬峨北帝京”:巍峨壮观的宫殿,象征着北方帝都的辉煌。
  • “赵鬼不须重诵赋”:不需要再重复那些赞美的诗篇,因为新的建筑已经让人耳目一新。
  • “柏梁未烬建章营”:尚未燃尽的柏梁火还没有完全熄灭,建章宫的建设仍在继续。
  1. 译文
  • 四面八方的诸侯们齐聚一堂,为这座华丽的宫殿增添了光彩。
  • 这座宫殿巍峨壮观,象征着北方帝都的辉煌。
  • 在这里,我们不再需要重复那些赞美的诗篇,因为我们的新建筑已经让人眼前一亮。
  • 尚未燃尽的柏梁火还没有完全熄灭,建章宫的建设仍在继续。

创作背景

《天启宫词》是明代诗人陈悰创作的一组诗歌,旨在记录和描绘当时北京皇宫的建筑风貌和历史变迁。此诗通过对北京皇城的描述,展现了明初至明朝中叶期间北京城的繁荣景象以及皇家建筑的辉煌。

艺术手法分析

  1. 象征与比喻
  • 诗中提到的“雕甍”(装饰精美的屋檐)和“北帝京”,都是对皇权和帝国权威的象征。通过这些词汇的使用,诗人不仅描述了建筑的美,还隐含了对国家力量和历史的敬畏。
  • “赵鬼不须重诵赋”可能暗指历史上的赵高(宦官),而“柏梁未烬建章营”则可能指的是汉代柏梁台的遗址,两者结合暗示着历史的更迭和文化的传承。
  1. 意象与画面感
  • 诗中的“观阙嵬峨北帝京”和“柏梁未烬建章营”等描述,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能够激发读者的想象,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画面。
  • 使用如“观阙”、“柏梁”等具体而鲜明的词汇,使整个场景显得更加立体和真实。这种语言上的选择有助于加深读者对诗中所描绘场景的记忆和感受。

这首诗不仅是一次对北京皇城建筑的赞颂,也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刻的文化象征,展现了明代社会的风貌和历史的厚重。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