谱熟犹翻理,妆迟稍恨催。
软腔莺学去,惊态蝶赍来。
艳惜将终曲,香留未尽杯。
闻弦欢欲舞,不信雁筝哀。

陆驾部席上听家伎

谱熟犹翻理,妆迟稍恨催。

软腔莺学去,惊态蝶赍来。

艳惜将终曲,香留未尽杯。

闻弦欢欲舞,不信雁筝哀。

注释:

陆驾部席上听家伎:在陆驾部设宴的席上聆听家中乐伎的演奏。

谱熟犹翻理:乐器的乐谱已经熟练地演奏,但还像新学的一样反复练习。

妆迟稍恨催:化妆的时间比预期的长,稍微有些不耐烦。

软腔莺学去:用柔和的声音模仿黄莺唱歌,学得非常逼真。

惊态蝶赍来:用夸张的动作模仿蝴蝶飞舞的样子,显得非常生动。

艳惜将终曲:珍惜最后的音乐表演,不想轻易结束。

香留未尽杯:香气留在酒杯中,不愿意就此结束。

闻弦欢欲舞:听到琴声就感到高兴得想要跳舞。

不信雁筝哀:不相信弹奏的筝声音调悲伤。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宴会上听家伎演奏的诗。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家伎们的表演,以及自己的情感体验。

首句“谱熟犹翻理”,形象地描绘出家伎们熟练地演奏音乐的场景。他们不仅熟练地掌握了乐曲的旋律,还反复练习,使得演奏更加优美动听。这一句既表现了家伎们的专业素养,也表达了对她们的敬佩之情。

接下来的诗句“妆迟稍恨催”,则描绘了家伎们在等待化妆的过程中,时间过得很慢,有些不耐烦的情绪。这一句既展现了家伎们的活泼可爱,也表现出她们对时间的敏感和对完美的追求。

接下来的句子“软腔莺学去”,形容家伎们用柔和的声音模仿黄莺的歌声,学得十分逼真。这不仅展示了家伎们的歌唱技巧,也表达了诗人对她们的赞赏之情。

“惊态蝶赍来”则是用夸张的动作描写家伎们模仿蝴蝶飞舞的样子,显得非常生动。这一比喻既形象地刻画了家伎们的舞蹈动作,又增添了诗歌的趣味性。

“艳惜将终曲”一句,表达了诗人对音乐表演的珍惜和不舍。他不愿轻易结束这场音乐会,希望它能持续下去,让更多的人感受到音乐的魅力。

“香留未尽杯”则描绘了音乐余音绕梁,香气依旧留在酒杯之中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音乐的悠扬动听,也表达了诗人对音乐的喜爱和陶醉。

最后两句“闻弦欢欲舞”,则是直接表达了诗人听到音乐后的心情。他听到优美的琴声,立刻感到高兴得想要跳舞,仿佛被音乐所感染。这一句既展现了家伎们的音乐才华,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激动和喜悦。

“不信雁筝哀”则是对家伎们演奏的评判。诗人认为她们的演奏虽然优美动听,但却缺乏悲伤的情感,因此不相信是真正的哀伤之音。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念,也揭示了他对音乐的理解。

整首诗通过对家伎们表演的详细描写,展现了一场精彩绝伦的音乐盛宴。同时,诗人的情感表达也充满了真挚和热情,让人感受到了他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