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
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
冰澌电灭香缸灺,慈母何人谥为妣。
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
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已矣。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绝句。下面我将对这首诗进行逐句解释:

风木歌
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
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
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
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
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
冰澌电灭香灺,慈母何人谥为妣。
走向空闺问前语,不待吾生待吾死。
死如有知尚相持,死如无知长已矣。

注释:

  • 风木歌:即咏叹自己身世的诗。
  • 忧来中心不可除:指内心忧愁无法消除。
  • 海乾河枯水失鱼:比喻人世无常,一切事物都将消逝。
  • 冠缨不足带有馀:冠缨(帽带)虽然不够用但还绰绰有余。
  • 耳目非故山川殊:形容变化无常,景物已不同昔日。
  • 死如有知尚相持:如果死后有知觉,还会相互牵挂。
  • 死如无知长已矣:如果死后没有知觉,那么生死也就没有什么分别了。

赏析:
这是一首表现了作者对生命无常和世事变幻感慨的诗歌。通过“风木歌”这个题目,我们可以知道这首诗是在表达自己的哀思与愁绪。首联“忧来中心不可除,海乾河枯水失鱼”,表达了内心的忧愁如同难以消除的痛苦,又如同大海干涸、河流枯竭一样,失去了生机和活力。颔联“冠缨不足带有馀,耳目非故山川殊”,则通过对比冠缨(帽子上的东西)和耳目(视觉和听觉),暗示着生命的脆弱性和世界的变幻无常。颈联“忧来中心不可绝,蟾蜍食尽琼华月”,进一步强调了忧愁的存在是永恒的,就像月亮被蟾蜍吞噬一样,无法完全驱走。

尾联“取我衣冠而褚之,杜鹃夜夜啼腥血”,则是在形象地描绘了作者对逝去亲人的回忆和思念,以及那些夜晚杜鹃鸟叫声带给他的痛楚。最后两句“夜夜复朝朝,乾坤遥复遥。冰澌电灭香灺,慈母何人谥为妣”,则表达了对生死界限模糊、时间流逝无情的深深感慨。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自然和社会的描绘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感悟。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