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看花柳秋复春,那得容颜故复新。
锦衾剩有双飞燕,明镜惟馀一尺尘。
为问春流几时歇,为问春辉几时缺。
今宵才是可怜宵,此夜应名可怜月。
那堪寂寞可怜人,况复婆娑可怜节。
江水东流无尽时,江月年年照离别。
春夜篇
即看花柳秋复春,那得容颜故复新。
锦衾剩有双飞燕,明镜惟馀一尺尘。
为问春流几时歇,为问春辉几时缺。
今宵才是可怜宵,此夜应名可怜月。
注释解释:
- 即看花柳秋复春:春天的景色在秋天再次出现。
- 那得容颜故复新:如何能够恢复到原来的容颜。
- 锦衾剩有双飞燕:锦被上还有一对飞翔的燕子。
- 明镜惟馀一尺尘:明亮的镜子上只有一尺厚的灰尘。
- 为问春流几时歇:询问春季的溪水流什么时候停歇。
- 为问春辉几时缺:询问春季的光辉什么时候会消失。
- 今宵才是可怜宵:今夜才是最可怜的夜晚。
- 此夜应名可怜月:这个夜晚应该被称为可怜的月亮。
赏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成都草堂定居后所作,反映了他对春天景色的感慨和对时光流逝的无奈。首句通过对比春天和秋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易逝的哀叹。第二句通过“那得”一词,强调了无法恢复的青春容颜。第三、四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春天短暂与变化无常的感慨。最后两句则是通过对“今宵”、“此夜”的比较,表达了诗人对孤独和凄凉夜晚的感受。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细腻的情感和生动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时间流逝的深刻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