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庭春色摇烟空,两山如带断复通。
吴舠惯剪巨浪出,旭日更照疏林红。
林端蒙蒙山翠袭,细蕊乔柯烂生色。
榜人歌起青芦中,山家吠犬朱樱侧。
回飙送影帆容与,远岫垂阴近峰仄。
由来震泽饶波浪,复此春游好风日。
主人且停杯,听我尊前歌。
此时有酒不厌少,此时看山不厌多。
但得两山长在眼,那愁万顷来风波。
春光可惜渺如许,卜居未定成蹉跎。
这首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下面是诗句和译文:
- 自东山放舟西,山行岩影时时见。
注释:从东山乘船出发向西航行。
赏析:首句交代了诗的时空背景,从东山出发向东航行。”放舟”二字写出了诗人随遇而安的闲适心态。第二句写船在山水间行进。第三句进一步描绘船行的动态。第四句描写所见景色。第五、六两句写船行所见。
- 洞庭春色摇烟空,两山如带断复通。
注释:洞庭湖春天时烟雾缭绕,两岸青山仿佛一条带子,有时断开,有时连上。
赏析:此句写洞庭湖的美景。”春色摇烟”形容湖面水汽蒸腾,一片朦胧。”两山如带”比喻湖边的山脉像一条长带,既形象又生动。
- 吴舠惯剪巨浪出,旭日更照疏林红。
注释:吴地的水鸟善于捕捉巨浪,太阳升起后照耀着稀疏的树林。
赏析:此句写湖中的大雁。”剪巨浪”形容大雁捕捉飞溅的浪花,表现其捕食技巧。”旭日”指早晨的阳光。”疏林红”形容夕阳下的树林呈现出红色。
- 林端蒙蒙山翠袭,细蕊乔柯烂生色。
注释:林端树木郁郁葱葱,山色笼罩着树木。细小的嫩蕊和老树的枝干都散发出美丽的色彩。
赏析:此句写山林之美。”蒙蒙山翠”形容山林的颜色如同被雾气笼罩。”细蕊乔柯”形容树木的嫩蕊和枝干。”烂生色”指这些树木散发出的美丽色彩。
- 榜人歌起青芦中,山家吠犬朱樱侧。
注释:船夫唱歌的声音传到了青色芦苇丛中,山里人家的狗叫声响了起来。
赏析:此句写船上的生活。”榜人”是指船上的水手,”歌起青芦中”指他们唱歌的声音传到青色芦苇丛中。”山家吠犬”指山里的人家,他们的狗叫声传来。”朱樱侧”指鲜艳的樱桃树旁。
- 回飙送影帆容与,远岫垂阴近峰仄。
注释:一阵风将船影送到远方,山峦在近处形成阴影。
赏析:此句写风对船影的影响。”回飙”指一阵风,”送影”形容风吹过船影。”容与”形容船只随风而行的样子。”远岫垂阴”形容远处的山峦形成阴影。”近峰仄”指山峰在近处形成阴影。
- 由来震泽饶波浪,复此春游好风日。
注释:自古以来震泽就有许多波浪,但今天在这里游玩却有如此美好的风和阳光。
赏析:此句回顾历史和现状。”震泽饶波浪”指震泽有许多波浪。”复此春游好风日”表示今天的天气如此美好。
- 主人且停杯,听我尊前歌。
注释:主人请您停下酒杯,听我为您演唱一首歌。
赏析:此句劝酒并邀请客人演唱。”主人”指宴席的主人,”且停杯”表示请他停止饮酒。”听我尊前歌”表示请他唱一首。
- 此时有酒不厌少,此时看山不厌多。
注释:现在有酒我不觉得少,现在看山不觉得多。
赏析:此句表达了诗人对酒与山的喜爱,同时也反映了他对当前美景的欣赏之情。”不厌少”表示喜欢喝酒,即使不多也觉得很满足。”不厌多”表示喜欢看山,即使看得再多也觉得不够。
- 但得两山长在眼,那愁万顷来风波。
注释:只要能永远看到这两山,那些波浪又有什么关系呢?
赏析:此句表达诗人对自然的欣赏以及对自然波动的超然态度。”但得两山长在眼”表示只要能看到这两山就满足了,不需要更多的风景。”那愁万顷来风波”则表示即使有波浪,也不怕,因为只要有这两山就能抵御一切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