鄚州城北水连空,蘋叶荷花处处风。
无数沙鸥飞上下,马头仿佛见江东。

【注释】

鄚州:今河北沧州。道中:道路之上。

蘋叶荷花处处风:《诗经·周南·关雎》有“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蘋(pín)是水草,《毛诗》作“苹”。荇(xìng),水草。风行水上。

无数沙鸥飞上下:形容鸥鸟众多。

马头:马的头。江东:泛指长江下游地区,即今天的江苏东部和浙江北部一带。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在赴官途中,经过鄚州城北时,看到沿途水天相接,水面上浮萍和荷花点缀其间;空中飞翔的沙鸥,时起时落,仿佛是一群群的白帆。他想象自己正骑在这匹快马上,从鄚州城往江东方向前进。

全诗语言朴实无华,但情景交融,意象生动。诗的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则由景入情,将诗人的心情、感受融入景物之中。首句中的“空”字用得极妙,既写出了水面与天空的辽阔空旷之感,又表现出鄚州城北地势的低洼,使人产生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次句“蘋叶荷花处处风”则进一步写出了这一感觉。第三句写沙鸥飞翔,第四句写马头仿佛见到江东,这两句都是写景。前一句写沙鸥飞翔的动态,后一句写马头望见的远景。这两句虽都属写景,但却互不相同。前句侧重于视觉,后句侧重于听觉;前句侧重于静态的描写,后一句则是通过想象来表现的。

全诗意境开阔,笔法简洁明快。前两句写景,后两句则由景入情,将诗人的心情、感受融入景物之中。前两句以鄚州城北的广阔空旷为背景,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面:水天一色,浮萍点缀,荷花点缀,空中飞鸟成群结队的往来穿梭,给人一种清新自然、和谐宁静之感。然而,这种宁静美好的景色却并没有让诗人感到心旷神怡,反而让他更加思念家乡。后两句则以鄚州城的马头为参照物,通过对比来突出鄚州的地理位置。鄚州城地处中原腹地,东临渤海,西接黄河,北靠燕山,南依太行,整个地势低洼,因此被称为“鄚州”。在这里,诗人想象着自己在骑马疾驰,眼前是辽阔的平原,远处是起伏的丘陵;耳畔是呼啸的风声,心中是无尽的乡愁。这种思念故乡的情感在后两句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这首诗虽然只有短短四句,但却写得层次清晰,意境深远。诗人通过对鄚州城的描绘,巧妙地将自己的情感融入其中,使得整首诗既有景致之美,又有情感之真。这种写法使得诗歌既有外在的美感,又有内在的韵味,让人读起来既能感受到诗的美,又能体会到诗的内涵。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美丽的风景画,更是一首富有哲理的佳作。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