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淩日暮,幽怀一何闲。
凭阑纵遐眺,员峤如可攀。
双凫下澄沼,一鸟鸣花间。
欣欣物意荣,宁知光景迁。
倚剑白云中,赋诗苍厓巅。
飘然拂衣起,采菊歌南山。
【注释】
啸台晚眺:指登高眺望。啸台,即高台。凌,超过。《易林·讼之无妄》:“凌阳景于高台,游心旷而意闲。”凌日暮,指太阳落山。幽怀一何闲,《诗经·小雅·庭燎》:“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幽怀,深藏不露的心思。
凭阑纵遐眺,凭阑,倚着栏杆,放眼远眺。遐眺,远望。员峤,传说中的山名,这里指代高山。可攀,可以登攀的高处。
双凫下澄沼,双凫,两只野鸭。澄沼,清澈的池塘。双凫下澄沼,指野鸭在清澈的池塘中游玩。
一鸟鸣花间,一鸟,指一只小鸟。鸣花间,在花丛中鸣叫。
欣欣物意荣,欣欣,快乐的样子。物意荣,万物欣欣向荣。宁知,哪能知道。光景迁,时间流逝,景物变迁。
倚剑白云中,倚剑,持剑站立。白云中,站在白云之中。
赋诗苍厓巅,赋诗,作诗。苍厓,青色的岩石,指山崖。巅,峰顶。
飘然拂衣起,飘然,轻盈飘逸的样子。拂衣起,衣袖随风飘舞而起。
采菊歌南山,采菊,采摘菊花。南山,山名。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登高远眺、欣赏美景并抒发感慨的抒情小诗。全诗以写景为主,寓情于景。
首句“高台淩日暮”,写诗人登上高台远眺,看到夕阳西下的情景,表现出诗人胸怀宽广、气度不凡的情怀。第二句“幽怀一何闲”,写诗人内心充满幽深的思绪,悠闲自得,与世无争。接下来三句“凭阑纵遐眺”,“凭阑”,倚栏远眺;“遐眺”,遥望远处的景色。诗人在栏杆边远眺,看到美丽的风景,心情愉悦。第四句“员峤如可攀”,员峤,传说中的山名,这里指代高山。诗人仰望天空,仿佛看到了一座高山在云端之上,让人心生向往。第五句“双凫下澄沼”,“双凫”,两只野鸭;“澄沼”,清澈的池塘。诗人看见两只野鸭在清澈的池塘里嬉戏,画面生动有趣。第六句“一鸟鸣花间”,“一鸟”,指一只小鸟;“鸣花间”,在花丛中鸣叫。诗人看见一只小鸟在花丛中欢唱,为大自然增添了生机活力。第七句“欣欣物意荣”,诗人看到万物欣欣向荣的景象,心中感到无比喜悦。第八句“宁知光景迁”,“宁知”,哪能知道;“光景迁”,时间流逝,景物变迁。诗人感叹时光荏苒,美景易逝。第九句“倚剑白云中”,“倚剑”,持剑站立;“白云中”,站在白云之中。诗人手持长剑,站立在白云之中,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第十句“赋诗苍厓巅”,“赋诗”,作诗;“苍厓”,青色的岩石;“巅”,峰顶。诗人站在山崖上,吟咏诗句,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写景为主,通过诗人登高远眺、欣赏美景并抒发感慨的过程,展现了诗人胸怀宽广、气度不凡的情怀。同时,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