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到荒墩已十年,清风祠宇尚依然。
典型人物非无赖,释奠仪文幸有传。
秋月正开丹兔窟,夕阳空下白牛田。
骏奔我欲扬休烈,再拜还歌九柏篇。
【注释】秋祭陈贤良祠:秋天祭祀陈贤良的祠堂。陈贤良为唐朝人,以忠直著称,曾任御史大夫。“秋”字暗合唐人喜好用秋字起兴的习尚。“贤良”指代正直的人。
不到荒墩已十年,清风祠宇尚依然。
(1)不到荒墩:不经过荒废的墩子。“墩子”在此处作“废墟”解,意谓经过十年,荒废的墩子已经恢复元气。“荒墩”,即荒废的土山。
(2)清风祠宇:指陈贤良的祠宇,即祠堂。“祠宇”,指供奉神灵的建筑物。“依然”,犹言依旧、如故。
典型人物非无赖,释奠仪文幸有传。
(1)典型人物:具有典范性的人物。“典型”,比喻可以作为榜样的人物或事件。
(2)释奠仪文:对孔子的祭祀仪式,其中含有向孔子学习的意思。“释奠”是对孔子的追思,是儒家的一种祭祀仪式,表示对孔子的怀念和尊敬。“仪”,即礼仪、仪式。“文”,即文化。“幸有传”指幸好这种祭祀仪式得以流传下来。
秋月正开丹兔窟,夕阳空下白牛田。
(1)秋月:秋季的月亮。“丹兔窟”形容秋季月亮明亮如丹,犹如兔子的洞穴。“丹兔窟”在这里用来象征明亮的月光。“丹兔窟”是古代民间传说中兔子居住的地方,这里用来象征秋天的月亮。
(2)夕阳:太阳西下的景象。“白牛田”形容太阳西下的田野景象。“白牛田”是指夕阳映照下的田野,一片白色。这里的“白牛”指的是太阳,因为太阳的颜色与“白”相似。
骏奔我欲扬休烈,再拜还歌九柏篇。
(1)骏奔:迅速奔跑的样子。“扬休烈”指宣扬自己的德行和成就,使世人知晓。“扬休烈”是古代文人的一种志向和追求,即通过自己的努力,使世人知晓自己的美德和成就。
(2)再拜还歌九柏篇:再次叩拜,歌唱《九柏篇》。“九柏”,指一种九棵柏树组成的树木,象征着长寿和永恒。“歌九柏篇”是指唱一首关于九柏的诗歌。这里的“歌九柏篇”是一种文学创作活动,即通过歌唱诗歌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和情感。
赏析:这首诗是一首赞美陈贤良祠的诗。诗人通过对陈贤良祠的描写,表达了对他的敬仰之情。诗中运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如比喻、借代等,使得诗歌语言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同时,诗人还运用了对比的手法,通过对比陈贤良祠的恢复与发展,表达了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和对未来的期待。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充满感情和智慧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