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流曲曲树参差,精舍名园隐墓祠。
恰似江南风日美,苏公堤上夕阳时。

【注释】

冬暮:冬日的午后。游高梁桥,即游览了高梁桥。步至极乐寺:走到极乐寺。

【赏析】

此诗描写的是冬日里游历高梁桥和至善寺时的所见所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首句“溪流曲曲树参差”,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高梁桥周围的自然景象,通过“溪流曲曲树参差”这一形象生动的描绘,展现了高梁桥周围溪流曲折蜿蜒、树木参差排列的美景。

第二句“精舍名园隐墓祠”,进一步描绘了高梁桥附近的建筑景观。这里的“精舍”指的是寺庙中的精舍,而“名园”则是指有名的园林。诗人在此处巧妙地将名园与墓地相联系,既体现了古人对生死观念的重视,也展示了古时人们对于自然风光的赞美之情。

第三句“恰似江南风日美”,则进一步表达了诗人对于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这里的“江南”不仅指代中国南方地区,更是指一种特定的地域文化氛围。诗人在这里运用比喻手法,将北方的高梁桥比作江南的美景,以此表达自己对于自然风光之美的向往之情。

最后一句“苏公堤上夕阳时”,则是对诗人游览至善寺时的所见所感进行了总结。这里的“苏公”指的是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苏东坡(苏轼),他曾经游历过杭州,并在西湖边的苏堤上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句。诗人在此处借用苏东坡的名字,表达了自己游览至善寺时的愉悦心情。同时,“夕阳时”也暗示了时间已经不早,诗人结束了一天的游历活动。

整首诗通过对高梁桥周围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于江南风光的喜爱之情的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追求和热爱之情。同时,这首诗也体现了古代文人对于游历名胜古迹的兴趣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