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逾又六春,浮名不是为家贫。
夜来蕉鹿方回梦,简点归期作散人。
诗句解析及注释:
- 五十年逾又六春: 这句表达了时间流逝的感慨,”五十年”指的是诗人已经度过了五十个春秋,而”又六春”暗示了时间的快速流逝。这里的“逾”是超过的意思,“春”代表一年,因此“五十年逾又六春”可以理解为诗人感叹自己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但似乎并没有真正地度过多少有意义的日子。
- 浮名不是为家贫: “浮名”通常指虚名、空名,这里可能是指那些不实在、无实际价值的社会名誉或名声。诗人在这里表达出对这种虚名的不屑和反思。他可能认为自己追求名利的目的并不是为了解决家庭的经济问题,而是另有所图。
- 夜来蕉鹿方回梦: “蕉鹿”是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虚幻的动物,常用以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这句诗可能是在说,诗人曾经有过某种虚幻的梦想,但如今这些梦想已经不再像以前那样真实,而是变成了回忆。
- 简点归期作散人: “简点”可能意味着简化、减少或者放弃一些东西。这里“简点归期”可能是指减少对某些东西的期待或计划,而“作散人”则表明诗人准备放下世俗的身份,回归自然,过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
译文:
五十年过去了,我又度过了六个春天,但我发现真正的岁月并没留下什么痕迹。
夜来我想起了那个虚幻的梦,现在它不再存在了,我决定减少我对名利的追求。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名利和梦想的深刻思考。诗人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感悟,揭示了人生的无常和名利的虚幻,同时也表达了他对回归自然、享受简单生活的向往。整体上,这首诗透露出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精神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