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冉晴云向夕开,况逢佳会此登台。
山罗翠髻供屏障,月荡金波入酒杯。
胜地遥分龙寝脉,群英端拟兔园才。
传觞不尽临风兴,秉炬何当候吏催。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七言律诗,表达了作者在宴会上的豪情壮志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
我们来解析这首诗的内容:
晚饮须水台贻诸文学
这句意思是晚上饮酒时,要在水台上与诸位文学之士畅叙友情。”晚饮”指的是夜晚相聚喝酒。”须水台”是指有酒的地方,可能是某个宴会的场所。”贻诸文学”则是赠送给各位文人学士。整体而言,诗人通过这句表达了与朋友共享美酒、畅谈诗词的愉快心情。冉冉晴云向夕开,况逢佳会此登台。
“冉冉”指天空中缓缓移动的云彩,”晴云向夕开”形容夕阳下的彩云美丽动人。”况逢佳会”表示恰逢美好的聚会时刻。”此登台”则是指在宴会上登高远望,欣赏美景,同时也象征着诗人对于美好时光的珍惜和向往。山罗翠髻供屏障,月荡金波入酒杯。
这两句描绘了宴会上的美丽景象。”山罗翠髻”形容女子装饰华丽、发髻如山一般美丽。”供屏障”可能指的是将美丽的女子作为屏风装饰。”月荡金波”形容月光如同波浪般洒落在杯中的美酒上。整句诗表达了诗人在宴会上观赏美丽女子和欣赏月光下的美酒,享受着宁静而美好的时光。胜地遥分龙寝脉,群英端拟兔园才。
这句诗中的”胜地”指的是宴会场地,”龙寝脉”可能是指宴会场地附近的山脉或者宫殿的宏伟壮丽。”群英端拟兔园才”中的”兔子园”是一种比喻,可能指的是古代文学家的聚集地。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宴会场地周围环境的喜爱以及对未来文学事业的美好期许。传觞不尽临风兴,秉炬何当候吏催。
这句诗中的”传觞”指的是传递酒杯,象征诗人与朋友们举杯共饮。”尽临风兴”形容诗人在宴会上的心情愉悦,与朋友们一起饮酒吟诗,享受着美好的时光。”秉炬何当候吏催”中的”候吏”可能指的是负责记录的官员或者其他需要按时完成的事情。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及时享乐和自由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官场生活的束缚和责任。
综合分析: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杜甫在宴会上所作,通过对宴会场景的描绘和对美好时光的赞美,展现了诗人豪放洒脱的生活态度和对文学事业的执着追求。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无奈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