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当空桂影微,玉楼高见素鸾飞。
凉云已净千峰影,彩笔真生万丈辉。
长啸天风来客座,半醒诗梦在僧扉。
清樽且放狂夫醉,休说乘槎犯斗归。

赏析:

《中秋娄元善家赏月限韵二首》,此诗是诗人于宋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中秋之夜,在娄元善家所做。诗中通过描绘一幅清雅幽美的画面,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第一句“白月当空桂影微”,描绘了中秋之夜明月高悬、桂花飘香的美好景象。月光如水,照亮了大地,而桂花的影子则显得格外微小,仿佛被月光吞噬。这一景象既生动又富有诗意,给人以宁静、安详的感受。

第二句“玉楼高见素鸾飞”,则将目光转向了天空中的月亮和云彩。这里,诗人使用了“玉楼”一词来形容高耸入云的月亮,而“素鸾”则象征着纯洁、高雅的品质。诗句中,月亮高悬于天空,与云朵交织在一起,形成一幅美丽动人的画面。同时,“素鸾飞”也暗示着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凉云已净千峰影”,则是进一步描绘了秋夜的美丽景色。这里的“凉云”指的是秋天特有的云彩,它们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清晰,映照出千峰的轮廓。千峰的倒影则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让人陶醉其中。这句诗通过对千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和美丽。

第四句“彩笔真生万丈辉”,则以“彩笔”来比喻诗人手中的笔墨,表示他要用笔墨来描绘这美丽的景色。“万丈辉”则形容这些景色光彩夺目、绚丽多彩。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于美景的赞美之情,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艺术的追求和执着。

第五句“长啸天风来客座”,则是描绘了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这里,“啸”字形象地描绘了诗人面对美景时的心情愉悦和畅快淋漓的感叹。与此同时,“天风”则给人一种超凡脱俗的感觉,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这句诗不仅展现了诗人内心的愉悦和畅快,也传达出一种超然物外的境界。

第六句“半醒诗梦在僧扉”,则是诗人在美景中进入梦境的描述。这里的“梦”字既指诗歌中的意境,也指现实生活中的梦境。在僧人的门前,诗人仿佛进入了另一个世界,那里的一切都那么宁静、和谐。这种梦境般的感觉使得诗人沉醉其中,忘记了现实的烦恼和束缚。

最后一句“清樽且放狂夫醉,休说乘槎犯斗归”,则是全诗的收尾。这里的“清樽”代指酒杯,而“狂夫”则是指诗人自己。诗人在这里用酒来消解忧愁、释放情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而“乘槎犯斗归”则暗含了诗人对远方的憧憬和对自由的向往。

这首诗通过细腻地描绘中秋之夜的自然景色和诗人的情感体验,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和对自由境界的追求。整首诗歌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