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步凌翠微,竦身出林杪。
孤笑不可攀,云边数峰小。
注释:
- 凌翠微:飞越绿色山峰之巅。
- 竦身:形容人身材挺拔、高耸。
- 出林杪:指从树林的顶端飞出来。
- 孤笑不可攀:形容山势险恶,难以攀登。
- 数峰小:形容山峰矮小。
赏析:
这是一首描述山水风光的诗。诗人以飞步凌翠微,竦身出林杪的生动形象描绘了山峦的雄壮气势;孤笑不可攀,云边数峰小则形象地描绘了群山的秀美景色。全诗意境优美,画面感强烈。
飞步凌翠微,竦身出林杪。
孤笑不可攀,云边数峰小。
注释:
梅城小景 沧江湛回流,荒城出花屿。 海色明远洲,岚光过新雨。 渔家孤笛秋,烟火疏林暮。 漠漠天际帆,苍苍鸟边树。 若人静者流,持竿得真趣。 取乐非取鱼,日斜忘归去。 注释: 1. 沧江湛回流:沧江,指的是大海,湛流,指水流湍急的样子,回,回旋的意思。沧江的水流在秋天变得湍急,回旋着流动。 2. 荒城出花屿:荒城,指的是被战争破坏的城市,花屿,指海边的小岛,被战争摧毁,只剩下岛上的花。 3.
注释: 1. 谷口翠微路,深溪明药丛。 - 指诗人的住所位于谷口,周围是翠绿的小山,小路上长满了花草。 - 深溪中的草药长得茂盛,显得十分明亮。 2. 宴林候巾舄,卷幔来群峰。 - 在林间等候客人的到来,换上干净的鞋子。 - 推开窗帘,看到群山环绕,景色十分美丽。 3. 心远鱼鸟狎,迹幽猿鹿同。 - 心境宁静,与鱼儿、小鸟亲近;行动隐蔽,与猿猴、野鹿和谐共处。 -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的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在此基础上抓住重要词句进行分析。本诗是一首咏怀诗,诗人通过对自己隐居的生活和所思、所见的描绘,表达出自己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首联“连川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思是说:居住在连绵不断的山间之中,我有幸成为一位医者许得明。悠然楼,意指高高的楼阁,这里指隐居之处。“楼居结遐想,高超世人群
诗句释义与赏析: 1. “题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描述的是松陵地区,吴文刚所建的长春轩。 - 关键词: 松陵、吴文刚、长春轩 - 注释: 松陵是一个地名,吴文刚是这里的主人翁,而长春轩可能是一处建筑或居所。 - 赏析: 这句诗表达了对松陵地区及其主人翁吴文刚的敬仰之情。 2. “习隐向微道,了然玄牝门”: 描述了通过隐居生活,寻找并领悟到了“玄牝门”的深奥道理。 - 关键词: 习隐、微道
飞流积天镜,胜寄来花源。 寻林烟露晚,扫石泉萝偏。 莹神庶遗境,历寂焉累烦。 身与鸟共远,兴将云独还。 以求沧洲侣,永矣洗心言。 注释: 1. 飞流积天镜:形容瀑布如天上的镜子一般美丽壮观。 2. 胜寄来花源:这里指诗人想要在这个地方找到如花源一样的美景。 3. 寻林烟露晚:在树林中寻找,发现夜晚的烟雾和露水。 4. 扫石泉萝偏:用扫帚清理石头上的苔藓和藤蔓。 5. 莹神庶遗境:让心灵远离尘世
注释: 清江散人为林孔逸写前林过雨图:林孔逸,字散人,号清江,是明代文学家。他擅长绘画,尤精于水墨山水画,与唐寅、文征明并称“吴门四杰”。 清川带长林,雨后宜水木:清江带着长长的树林,雨水过后更适宜欣赏水木之美。清川,指清澈的河流;长林,形容树木茂盛。 澹沲天影寒,孤光霁人目:淡雅而宁静的天空映衬着寒冷的光,照亮了人们的双眼。澹沲,形容天空宁静而淡雅;孤光,指明亮的月光或日光;霁,意为晴朗。
传别驾风树卷 疾风吹庭树,游子常苦心。 禄养已不逮,江湖行且深。 鼎茵岂云乐,藜藿宁自任。 怀哉古人意,锡类犹至今。 鄱水漾寒波,楚云还远林。 含悽念幽壤,几欲忘华簪。 【注释】: 传:转达。别驾:官名。指刺史。 疾风:急风。 苦心:忧思烦扰的心。 鼎茵:古代的一种高级席子,用玉装饰。泛指高贵的席子。 藜藿:指贫贱的饭食,泛指粗劣食物。 古人意:指《诗经·小雅·北山》中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解析】 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作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全诗大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把握诗句中重要词语的含义。 【答案】 译文: 麒麟和凤凰是难以驯服的,它们托身在穷幽之处而不肯轻易离开。 其他的飞禽走兽争着伸长脖子吃食物,纷纷争夺,相互残杀。 谁想到它那威武雄壮的爪牙却隐藏在深山翠绿里。 早晨它在松林边吃草,晚上在涧水旁饮水。 即使有人想咬它一口,它也矢志不渝,逍遥于白云之间。 整天与龙为伍
飞霰夜仍集,寒飙鸣近林。 感君玉壶酒,微昏忽盈襟。 中庖出丰膳,剧饮成讴吟。 宾言无多酌,主称宜再斟。 人生亦奚为,所愿常盍簪。 何必候离间,临风想徽音。 顾惭悠悠者,辱此惠爱深。 穷匮不能答,嘿嘿以铭心。 注释与赏析: 飞霰夜仍集, 指夜晚降下的雪花仍在空中飞舞。 寒飙鸣近林, 凛冽的北风吹动树木发出声响。 感君玉壶酒, 感激主人的美酒,如同美玉般珍贵。 微昏忽盈襟, 微醺之后,酒气轻拂着衣襟
孟冬天气肃,北风何凄凉。 引领望江介,凝霜沾我裳。 非无越乡感,别久以为常。 终怀首丘念,欲往川无梁。 越鸟辞旧林,燕禽正南翔。 清川去悠悠,离心日已长。 盛年不再至,玄鬓忽已霜。 驾言适皇邑,远结金与张。 片言不合意,东还守空堂。 因书诉知己,恨恨中自伤。 诗句释义: 孟冬时节天气寒冷,北方的冷风吹得令人感到凄凉。 我抬头望着北方,看着江面上的雾气,我的衣裳被冷风吹着,凝结成霜。
注释: 初秋时节,我去寻找乌石山的佛寺。 已经很久没有到禅房前了,灵花又早早地盛开在秋天。 白云飘动欲离去,又被远公留下。 赏析: 此诗描绘了诗人初次来到乌石山时的所见所感。首句“初秋寻乌石兰若”交代了时间、地点和人物——初秋时节,诗人去寻乌石山的佛寺。第二句“不到禅扉久”,表达了诗人对禅门的向往和对禅宗教义的渴望。第三句“灵花又早秋”,描绘了乌石山的美景,同时暗含了诗人对禅宗教义的理解与领悟
【注释】老兵:指从军多年的战士。还乡:回家。解剑:解下兵器。辞:告别。萧条:冷落寂寞、衰败。 无家:没有家室,即“无家”就是没有家。也:表递进的意思。胜作:不如留在异乡。 【赏析】这是一首送老兵还乡的诗,表达了作者对老兵的同情和关怀之情。 首句“解剑辞边将”,写老兵解下兵器后,向边将告别的情景。这句诗中的关键词是“解剑”、“辞”、“边将”,分别对应着诗句的内容和主题。 第二句“萧条白发新”
【注释】: 使客 —— 使者、宾客。 弓骑猎平原—— 指春天时到野外打猎。 春衣污酒痕 —— 指打猎时衣服上沾了酒,故污。 经过无旧主,苔闭孟尝门—— 经过孟尝君的府第,门前已长满了青苔,故孟尝君的门不再为人所熟知。 【赏析】: 这首诗写于唐代。当时,唐玄宗为了笼络人心,经常派出使者出访边疆少数民族,以巩固唐朝的统治。诗中描写的是一次由朝廷派出的使臣在郊外打猎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边事的关切。
万叶琴边落,孤云鸟外微。 家林好归去,谁厌薜萝衣。 赏析: 《林良箴溪山秋兴扇面》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自然景色的宁静与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通过细腻的笔触,将秋天山林的落叶、飘浮的白云以及诗人内心的孤独感巧妙地融合在一起。首句“万叶琴边落”形象地描绘了秋天树叶纷纷落下的场景,仿佛琴声中夹杂着落叶之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又萧索的氛围。接着,“孤云鸟外微”则通过描绘天空中的孤云和飞翔的鸟儿
首先输出诗句: 1 斗酒别凉州,明珠落贝丘。 2. 似将寒露影,添作汉宫秋。 接着是译文: 1. 我用一杯酒送别了在凉州的友人,明珠从空中坠落到了海边的悬崖上。 2. 好像用寒露的倒影,给汉宫中增添了一份秋天的凄凉。 注释与赏析: 1. “明珠”指的是珍贵的玉石,通常用来比喻贵重的东西或人才。“落贝丘”是指珍宝落入了荒凉的山谷里。这里形容友人离去后的空虚和寂寞。 2.
【解析】 此题考查诗歌内容和写作手法的赏析,注意理解诗的意境。 “池上凌霜菊”:在水塘边,那傲霜的菊花盛开。“凌”是“冒着”、“冲破”的意思。“凌霜”是指菊花不怕严霜冻害。“凌霜”二字,既写出了菊花不畏寒冷、傲然挺立的神态,又点明了季节,即深秋时节。“菊”,这里指菊花。“菊”字下着一“露”字,更显出菊花在严寒中独放异香的特点。“别来几”,指已经过了几个年头了。“菊”,泛指花。一个“别”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