泮池深且广,绿水浸红莲。
轻风雨馀至,演漾起澄涟。
【注释】
泮池:古代学宫的水池。泮,通“畔”。深且广:形容水深且宽泛。绿水浸红莲:水中的莲花颜色鲜艳。轻风:微风。馀至:余音未绝。演漾:水面波纹荡漾,涟漪扩散的样子。澄涟:清水激荡形成的白色波纹。
【赏析】
这首诗是写在泮池边欣赏莲花之美而作的咏物诗。
首句“泮池深且广”写泮池之大。次句“绿水浸红莲”是写荷花之美。三、四句写微风过后,池塘水波粼粼,荷塘景色如在目下,十分动人。全篇语言优美,意境清丽。
泮池深且广,绿水浸红莲。
轻风雨馀至,演漾起澄涟。
【注释】
泮池:古代学宫的水池。泮,通“畔”。深且广:形容水深且宽泛。绿水浸红莲:水中的莲花颜色鲜艳。轻风:微风。馀至:余音未绝。演漾:水面波纹荡漾,涟漪扩散的样子。澄涟:清水激荡形成的白色波纹。
【赏析】
这首诗是写在泮池边欣赏莲花之美而作的咏物诗。
首句“泮池深且广”写泮池之大。次句“绿水浸红莲”是写荷花之美。三、四句写微风过后,池塘水波粼粼,荷塘景色如在目下,十分动人。全篇语言优美,意境清丽。
诗句释义与译文: 1. 「我本渔樵山水客,半生放浪狂踪迹。」 - 注释:我本是渔人和樵夫,过着隐居山林的生活。我的大半生都在放荡不羁中度过,足迹遍布各地,追寻自由。 - 赏析:诗人通过自比为渔樵和隐士,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他描述了自己漂泊无定、随性而为的生活状态。 2. 「十年朝谒明光宫,回首洞庭云雾隔。」 - 注释:我在十年间多次前往朝拜明光宫,但每次离开后,总感觉洞庭云雾缭绕
这首诗是送别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不舍之情,以及对国家未来的忧虑。 第一句“四明开郡溟涛中”,四明是一个地名,这里指宁波。溟涛是指大海,暗指宁波在海上,与欧、越相交通。 第二句“更唐历宋生息异,民物实与诸华同”,这里提到了历史上的唐朝和宋朝,这两个朝代在宁波都留下了很多痕迹。同时,宁波的人民和其他地区的人们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文化和传统。 第三句“南渡故族多依止,文献往往存流风”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李龙眠的山居图。 第一句“群山苍翠开云屏”描述了群山的苍翠景色,仿佛是打开了一道美丽的屏风。接着,第二句“中有飞瀑悬青冥”描绘了山中的瀑布,它悬挂在青冥之间,给人一种壮观的感觉。然后,第三句“绿阴深锁白日静”描绘了绿树成荫的山中景象,阳光被树木遮挡,使得白日变得静谧。接下来的第四句“千岩万壑花娉婷”描绘了山中的岩石和峡谷中盛开的花朵,它们似乎在舞蹈,姿态优美。
诗句解析: 1. 商贾行:这是诗的标题,暗示了诗歌的主题。 2. 扬州桥南有贾客,船中居处无家宅:描述了在扬州桥南边的商贾们,居住在船上,没有固定的住所。 3. 生涯常在风波间,名姓不登乡吏籍:他们的生涯总是充满了变化和不确定性,他们的姓名可能没有被记录在当地的官吏档案中。 4. 前年射利向蛮方,往平行贩越海洋:他们前年为了追求利益,前往南方的蛮夷之地进行贸易。 5. 归来戴货不知数
【注释】 宝塔:佛塔。彩翠焕发花间廊:色彩斑斓,光彩照人。龙驾:指皇帝的车驾。咫尺:非常接近。河清海晏:天下太平。圣情欢:皇帝的喜悦之情。长日从容:悠闲自在。湛然止水:清澈如镜的水面。澄灵台:使心志清净如明镜。红莲不染秋江埃:红色的莲花不受秋天江面的尘埃污染。鸾腾凤舞:形容皇帝的仪态威武,像鸾鸟飞翔和凤凰起舞一样。煌煌日月:光辉灿烂。中天开:在天空中明亮照耀。揭之丈室:放在高台上。龙光绕
【注释】 胡君:指胡秀才。家住淮河上:胡秀才家住在淮河之滨。力学养亲:努力学习以养父母。无外尚:没有追求名利之心。挺然自是不凡材:很有才能,不同凡响。选进岩廊待良匠:被选拔进入朝廷的高级官府中等待良才来任用。俄从俊秀趋邑庠:不久就进入当地的学府。旋登胄监朝明光:很快升任太学的教官。璞中良玉发温润:比喻人才如同美玉藏在未发掘的璞石中。匣底宝剑开锋芒:比喻人才如宝剑一样,一旦发现其价值就会光芒四射
诗句释义 1 襄阳城上降旗举,回首烽烟昏鄂渚。 描述襄阳城上投降的旗帜被升起,回望时烽火映照的烟雾使得鄂渚显得模糊不清。 2. 忠臣不独李洺州,节义更有巴陵女。 表明忠诚的人并不只有李洺州,而巴陵女子也展现了高尚的节义。 3. 巴陵女子魏公孙,结发归向□□门。 提到魏公孙(可能是巴陵女子的名字或别称),她与某人结下婚约后,便离开家乡前往未知的地方。 4. 南来故族多衰替,唯有安阳家范存。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端阳应制》。下面是对这首诗逐句的解释和注释: 1. 九重阊阖开黄道,香雨清尘润瑶草。 - “九重”指皇宫,表示皇帝居住的地方。“阊阖”是传说中的天门,用来代表皇帝居住的地方。“黄道”指的是日、月所在的星座。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皇帝乘坐着銮舆,游览到了凤凰城南面,那里的锦绣山河胜过了蓬岛(蓬莱)。 2. 銮舆游幸凤城南,锦绣江山胜蓬岛。 - “銮舆”是皇帝的车驾
译文与注释: 译文 逢故人夜话 我与故人在夜晚交谈,共度时光。 结发未有□,托交尽才雄。 我们年轻时就已相识,彼此才华横溢。 与君同戏赋,曾谒兰台宫。 我们一起创作诗词,也曾游览过宏伟的兰台宫殿。 满堂总是青云客,一时声闻凌烟虹。 我们都是朝气蓬勃的年轻才俊,名声传遍四海。 宁知失志沦江海,岁月无情不相待。 但世事无常,谁能预料到自己的志向会沉沦于江河海洋之中呢?岁月流转,无情地不等人。
再奉和御制诗 天开图画烟霞间,仰瞻阊阖虎豹关。 如来法王驻幢节,大启胜会同灵山。 黄旗紫盖茏葱起,龙盘虎踞临江水。 花城近接凤城东,金殿红楼碧霄里。 宝花座上辩悬河,法海晴翻百丈波。 八极神王来拱护,九天星斗共森罗。 敷扬至理开冥昧,阴翊皇纲转昭代。 信知随处即真如,大道本来无定在。 世人惟识色非空,未解根源空色同。 烈火自在清水底,轻尘忽染宝光中。 遂将事物论成毁,昧却无中有真体。
【解析】 “道山”指庐山。 【答案】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一: 佳赏轩杂咏八首 其一 开轩道山下, 时登道山上。 美人今在否, 日暮增惆怅。 译文: 打开窗子眺望庐山,时常登上庐山的高处。美人现在在哪里?黄昏时分更加感到惆怅
【注释】 南园:在长安。夷且:平坦宽广的样子。天开:天空。景明淑:晴朗和煦的天气。昔人:过去的人们。情:情怀。 赏析: 诗的前两句“南园夷且旷,水木凝华清”写诗人在南园所见景色。南园,即长安城南的曲江池一带的花园,这里地势开阔,水木清华,风景优美。夷且,平坦宽广的意思。旷,广阔。凝华清,指水面波光粼粼,树木苍翠欲滴,显得非常美丽清新。后两句“天开景明淑
【注释】: 1. 东郭襟咏十首:指东晋王羲之的《兰亭集序》。 2. 其十菊篱:此诗为第10章。 3. 种菊东篱下:在东篱下种植菊花。 4. 芳丛经雨生:菊花的香味经过雨水的滋润而更加浓郁。 5. 膏粱不可食:形容美味的食物不能随便吃,比喻珍贵的东西不能随意享用。 6. 日夕待餐䕟:早晚等待食物来进食。 【赏析】: 这首诗是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的一部分。全诗描绘了诗人在东篱下种植菊花的情景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四,此诗描绘了杏坛的自然风光与宁静氛围。下面将详细解读这首诗: 诗句释义 1. 空坛有繁杏:在空旷的杏坛上,繁密的杏花盛开,显得生机勃勃和繁荣昌盛。 2. 蔼蔼绿生阴:茂盛的绿树为这片杏坛投下了一片翠绿色的影子,增添了几分静谧之感。 3. 清风何处起:不知从何处吹来一阵清凉的春风。 4. 犹自听鸣琴:仍然能听见那悦耳的琴声回响,似乎这声音从未消失。 译文注释
【注释】 《古桧》:指古树。 堂陲:屋的四周围。 植:种植。 岁寒:一年之中,天气寒冷的时候。霜霰:冬天下雪时,空气中的水汽凝成细小而冷硬的冰粒,飘落到地面就叫做霰。 青青色:绿色,形容树木的颜色。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通过赞美古树顽强地生长在严寒的环境中,歌颂了它那“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精神品质,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精神品质的向往和崇敬之情。 首句开门见山,直接点题
诗句如下: 石梁跨新绿,源长流愈清。 何须沧浪水,可以濯尘缨。 注释: - 石梁:石桥。 - 新绿:新长出的绿叶。 - 源长流愈清:源头流淌的河水更加清澈。 - 沧浪水:指深潭中的水,常用于比喻。 - 濯尘缨:洗去身上的灰尘。 赏析: 《佳赏轩杂咏八首其六来秀桥》是明代王汝玉的作品。这首诗通过对来秀桥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追求和赞美。诗中“石梁跨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