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城上降旗举,回首烽烟昏鄂渚。
忠臣不独李洺州,节义更有巴陵女。
巴陵女子魏公孙,结发归向□□门。
南来故族多衰替,唯有安阳家范存。
当时仓卒罹锋镝,猛士雄夫犹丧色。
从容溅血写罗裙,此志谁与巴陵敌。
宋家宗社三百年,奸臣卖国真可怜。
安知杀身成仁者,乃在银台宝镜前。
长江滚滚流沧海,埋玉沈珠竟何在。
夜深月照海门秋,当与巴陵并光彩。
后来青史知属谁,名氏不共□妻垂。
愿书文相哀愤什,继录巴陵慷慨诗。
诗句释义
1 襄阳城上降旗举,回首烽烟昏鄂渚。 描述襄阳城上投降的旗帜被升起,回望时烽火映照的烟雾使得鄂渚显得模糊不清。
- 忠臣不独李洺州,节义更有巴陵女。 表明忠诚的人并不只有李洺州,而巴陵女子也展现了高尚的节义。
- 巴陵女子魏公孙,结发归向□□门。 提到魏公孙(可能是巴陵女子的名字或别称),她与某人结下婚约后,便离开家乡前往未知的地方。
- 南来故族多衰替,唯有安阳家范存。 指出南方的旧族多数已经衰落甚至消失,但只有安阳家的家族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家风。
- 当时仓卒罹锋镝,猛士雄夫犹丧色。 描述了当时尚处于混乱之中,勇士和英勇的人仍然保持镇定。
- 从容溅血写罗裙,此志谁与巴陵敌。 形容女子在面对危险时从容地溅血书写,她的勇气和决心让人难以匹敌。
- 宋家宗社三百年,奸臣卖国真可怜。 提到宋朝已经存在了三百年,但由于奸臣的卖国行为,国家变得非常可悲。
- 安知杀身成仁者,乃在银台宝镜前。 表示在危难时刻能够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我,这样的人就在皇帝的面前。
- 长江滚滚流沧海,埋玉沈珠竟何在。 长江滔滔不绝地流向大海,那些曾经珍贵的玉石和珍珠最终被埋没,无法找回。
- 夜深月照海门秋,当与巴陵并光彩。 夜晚月光照耀着海门,这里的美景与巴陵一样壮丽。
- 后来青史知属谁,名氏不共□妻垂。 历史会记载谁为后世所知,名声是否会被某个女人影响。
- 愿书文相哀愤什,继录巴陵慷慨诗。 希望记录下这段感人的故事,继续传承巴陵女子的慷慨诗歌。
译文
襄阳城的旗帜在城上飘扬,回首望去烽烟已将鄂渚笼罩。忠诚的人不只限于李洺州,还有像巴陵女子一样的节义之士。巴陵的女子魏公孙,与某人结下婚约后便离开了家乡。南方的旧族大多已经衰落甚至消失,只有安阳家的家族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家风。那时局势动荡,很多人面临危险仍能保持镇定。在危难时刻从容地溅血书写自己的誓言,她的勇气和决心让人难以匹敌。宋朝已有三百年的历史,由于奸臣的卖国行为,国家变得非常可悲。不知道有多少英雄壮士为了国家和民族的利益牺牲自己。在皇帝面前的银台上,人们看到了许多忠臣的事迹。长江滚滚流向大海,那些曾经珍贵的玉石和珍珠最终被埋没,无法找回。夜色中月光照耀着海门,这里的美景与巴陵一样壮丽。历史的记载会属于谁呢?名声是否会被某个女人影响?我希望能够记录下这段感人的故事,继续传承巴陵女子的慷慨诗歌。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一个女子在动荡时期所展现出的忠诚、勇敢、智慧和坚韧不拔的精神进行赞美。通过具体的情景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展示了女子的人格魅力和时代背景对个人命运的影响。同时,诗中还反映了作者对于忠诚、勇敢和坚韧不拔精神的推崇和赞扬,以及对于历史和人物的评价和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发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