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兴趋禁闼,夜直在仙闱。
十载濡华笔,三朝侍衮衣。
忠诚曾历试,政事每无违。
北阙除书降,南方宪节飞。
清霜随部署,明月照骖騑。
瘴岭梅花早,炎天雁侣稀。
明朝空怅望,何处待音徽。

【注释】

晨兴:早晨起床。禁闼:指皇宫的正门,也泛指皇宫。夜直:晚上在宫廷值班。仙闱:指皇帝的内宫。十载:十年。濡(ruò)华笔:用华美的文笔。三朝:指多次入朝侍奉。衮衣:古代天子的衣服。忠诚历试:指多次为国家办事。北阙:指南宋京都临安的宫殿。除书:任命文书。南方宪节飞:指到南方任职。清霜:比喻朝廷的诏书。明月:比喻皇帝的恩泽如月光照耀着车马。瘴岭:指岭南的山林瘴气之地。梅花早:梅花先开。炎天:炎热的夏天。雁侣稀:指鸿雁稀少。明朝空怅望,何处待音徽:《汉书·苏武传》:“武以功次为典属国,秩二千石,赐帛一百匹。……上曰:‘苏武节概可嘉,张骞之言信矣。’乃拜武为中郎将。”颜师古注:“中郎将,武帝置也,掌副车驾。秩比二千石。”此处借指官职升迁无望。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送别李佥宪时所写。李佥宪即李知微,字公度,成都人。他曾任两广经略安抚使兼知广西路峒事,后被贬为循州安置。作者当时任广西转运判官,与李知微有深厚的友谊。

全诗前四句叙事,中间六句写李知微忠诚、勤勉、政绩突出,最后六句写自己对朋友的怀念和祝福。

“晨兴趋禁闼,夜直在仙闱。”首联交代了李知微的官职,以及他的勤于政事、忠于职守的精神风貌;“十载濡华笔,三朝侍衮衣”,这两句写李知微的勤奋好学和为国为民的忠心耿耿;“北阙除书降,南方宪节飞”,这两句说李知微的仕途顺利,官运亨通,前程似锦。这一句既表现了李知微的为人,也为下文的离别做了铺垫。“清霜随部署,明月照骖騑。”“清霜”暗喻圣旨,这一句写诗人对李知微的思念之情;“明月”则暗喻皇帝的恩泽,这句又暗寓了自己对李知微的期望与祝福。“瘴岭梅花早,炎天雁侣稀。”“瘴岭”暗喻边远地区或官场险恶之地,这一句写李知微虽然身处边远地区,但仍不忘报国,而自己则只能空怀壮志;“炎天”则暗喻炎热的夏季,“雁侣稀”则暗示李知微的仕途艰难,而自己则只能默默祈祷朋友早日升迁。“明朝空怅望,何处待音徽。”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李知微的依依不舍,同时也寄托了自己的希望与祝愿。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