毖彼泉水,其清浏浏。
既出于山,亦经于丘。
原则有坎,陆则有岐。
汪汪洋洋,莫知所之。
奔壑西驰,经天东注。
夫岂性然,势激而寓。
敛此涓滴,至于寻丈。
随波同流,惟海是向。
彼观泉者,朋簪童琴。
洗耳其操,濯缨其心。
鸣雨林臻,霏雪厓至。
时不待人,图不尽意。
漆园蒙庄,妙契渊默。
君子与人,果行育德。
养正之功,有渐无已。
勖尔后来,是之取尔。

【赏析】

此诗为题于观泉图的一首七言律诗。作者以观泉为题,意在抒发自己“与世无争”的思想和“淡泊明志”的情怀。全诗四联各四句,每联由两对偶句和两句散行句构成,结构整齐,形式和谐。

第一联“毖彼泉水,其清浏浏”。这是对泉水清澈见底、水流湍急的描写,也暗合了作者“性本清净”的思想境界。

第二联“既出于山,亦经于丘。”是说泉水从山上流过,又经过山间丘壑。

第三联“原则有坎,陆则有岐。”是指泉水沿着山谷流淌,又有岔路分流。

第四联“汪汪洋洋,莫知所之。”是对泉水浩大无边,不知流向何处的写照。

第五联“奔壑西驰,经天东注。”是指泉水顺着山沟向西奔腾,又顺着天空向东流去。

最后一句“夫岂性然,势激而寓。”是说泉水的流动不是自然形成的,而是受到地势的影响。

第六联“敛此涓滴,至于寻丈。”是说泉水汇聚成小溪,流经很长一段距离。

第七联“随波同流,惟海是向。”是指泉水随着水波一起向前涌动,最终汇入大海。

第八联到第十一联是全诗的主体部分。作者用“朋簪童琴”“洗耳其操”“濯缨其心”等形象描绘了观泉之人的高雅情趣。同时表达了作者对于“鸣雨林臻,霏雪厓至”的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

第十二联“时不待人,图不尽意。”是说时间不会等人,因此观泉图不能完全表达出作者的意思。

第十三联“漆园蒙庄,妙契渊默。”是说《庄子》中的漆园先生和蒙庄先生,他们的思想深奥而又朴实无华。

第十四联“君子与人,果行育德。”是说君子与人交往,要实践道德行为。

第十五联“养正之功,有渐无已。”是说修养正气,需要逐步进行,持之以恒。

最后两句“勖尔后来,是之取尔。”是告诫后来的人要效仿自己,学习自己的精神风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