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来搬取昆崙峰,屹然映照池波中。
波中潋滟石玲珑,石面洗出梨花风。
一壶中藏小天地,三十六洞桃花雨。
千年髯松锁不住,只愁化作茅龙去。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如本题“思贤书院假山”,然后浏览选项的内容,到诗文中圈出符合题意的句子,最后结合诗句分析赏析其运用的手法以及该句子在诗中的作用。“何来搬取昆崙峰”句是说这假山是如何运来的。这里暗含了诗人对此事的怀疑,也表现了他对这一奇迹的惊奇之情;“屹然映照池波中”句描写的是假山矗立的样子,突出假山高大的特征;“波中潋滟石玲珑,石面洗出梨花风”两句写假山在水中倒影,水面上泛着涟漪,石头的表面像是洗去了尘埃而显出了洁白晶莹的光华,好像被梨花雨浸洗过似的,生动形象地描写了假山的清雅秀美;“一壶中藏小天地,三十六洞桃花雨”两句写假山的奇特之处。诗人将假山比作酒壶,将其中的“三十六洞”比作“桃花雨”,既富有诗意,又巧妙地表现了假山之奇;“千年髯松锁不住,只愁化作茅龙去”两句写出了作者对这假山的感情。“千年”二字写出了假山的历史久远,表达了作者对于这假山的喜爱之情;“只愁化作茅龙去”一句,既写出了作者的担忧,更写出了对假山的珍视与喜爱之情。

【答案】

①何来搬取昆崙峰。②屹然映照池波中。③波中潋滟石玲珑,石面洗出梨花风。④一壶中藏小天地,三十六洞桃花雨。⑤千年髯松锁不住,只愁化作茅龙去。译文:

如何搬走昆仑的山峰?屹立在水中倒映着池水。水中倒映出波纹荡漾,石面上仿佛洗出了雪白梨花般的云烟。

如同酒壶一般的大假山上藏有三十六个小山洞,洞内春雨绵绵下个不停。那千年长的胡须般盘曲的松树无法锁住它,只担心它会化为一条神龙飞走。赏析:

全篇以“思贤书院假山”为线索,以时间为序,从假山的制作说起,经过欣赏假山的美丽,进而感叹假山的神奇,再联想到自己对假山的喜爱,最终发出“只愁化作茅龙去”的叹息。

第一层(起二句),由疑问句引出假山之奇伟。

“何来”“屹然”两处词,既表明了诗人的疑惑,又烘托出假山之奇伟。“昆仑”指昆仑山,相传昆仑山上有神人居住,故称昆仑山。诗人以“何来”质疑,可见其对假山之奇伟的惊讶。“屹然”则表明假山之雄伟壮丽。

第二层(三、四句),描绘假山之清雅秀美。

“波中潋滟石玲珑,石面洗出梨花风。”两句中“潋滟”“玲珑”皆形容水中假山之美态。“石面洗出梨花风”一句想象丰富,用梨花的清香来形容假山的美,极富想象力。

第三层(五、六句),写假山之奇特。

诗人想象假山中的三十六个洞宛如桃花雨一般,令人陶醉。“三十六洞”与“桃花雨”相联系,不仅点明了“桃”字,还暗示了桃花林。“桃花雨”是春天特有的美景,此处用来比喻三十六个小洞口的春雨连绵不断,生动形象。

第四层(七、八句),写假山之珍贵难寻。

“一千年”是虚指,表示时间长久,强调假山的历史悠久;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假山的喜爱之情。“只愁化作茅龙去”一句,既写出了作者的担忧,更写出了对假山的珍视与喜爱之情。

整首诗构思巧妙,语言优美,情感真挚。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