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言五马共翩翩,百丈维牵水上船。
故吏青山开候馆,遗民绿野趁春田。
颂声遥播啼猿外,归梦长随落雁边。
闻说颍川曾入相,知君未必让先贤。
注释:
谁言五马共翩翩,百丈维牵水上船。
谁言?谁说。谁言:用反问的语气表明自己的见解。五马:指太守的仪仗队,古代官员出行时所乘的车驾。翩翩:形容马行走时轻快的样子。这里指太守的仪仗队威武而又有风度。百丈:指高大的树木,比喻高官显爵,也泛指高官显贵。维:系。牵:拖曳。水上船:指在水上行舟。这里指曾太守乘坐着华丽的马车在水面上行进。
故吏青山开候馆,遗民绿野趁春田。
故吏:旧时的下属或朋友。青山:指曾太守的府邸所在地。候馆:指迎接贵宾的地方。这里指接待曾太守的地方。遗民:原指被征服者,后来泛指失掉政权、流亡的人。绿野:指郊外的原野。趁春田:趁春天的好时光去耕种。这里指百姓趁着农事季节去耕种田地。
颂声遥播啼猿外,归梦长随落雁边。
颂声:赞美的声音。啼猿:传说中哀怨的声音,这里指猿啼。远播:传播很广。落雁边:指秋天的大雁南飞,这里指诗人听到远方传来的猿啼声。归梦:指回家的梦。长随:总是跟随。这里指大雁总是伴随着诗人回家的梦。
闻说颍川曾入相,知君未必让先贤。
闻说:听说。颍川:古地名,这里借指曾太守的家乡。曾入相:指曾太守曾经担任过宰相的官职。知君:了解你。未必让先贤:不一定比先贤还要高明。这里指曾太守未必比历史上的贤人还要高明。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赠别诗。前四句写景,后四句抒情。
首联“谁言五马共翩翩,百丈维牵水上船。”写送别的场面。五马:指太守乘坐的车子,五匹马拉的马车。骈文里用五马来代称车骑队伍。翩翩:形容马行疾速的样子。百丈,高大的树木。这里指高大的树,比喻高官显爵。维:系,拖曳。水上船,指乘坐马车的水上行船。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谁能说五马并驾齐驱,一同翩翩而行呢?百丈高的树木拖着马车在水上行驶。
颔联“故吏青山开候馆,遗民绿野趁春田。”写送别的情状。故吏:过去的下属或朋友。青山:指曾太守的府邸所在地。候馆:迎接贵宾的地方。这里指接待曾太守的地方。遗民:原指被征服者,后来泛指失掉政权、流亡的人。绿野:指郊外的原野。趁春田:趁春天的好时光去耕种。这两句的意思是说,老朋友的府邸坐落在青山之中,迎接贵宾的地方已经打开。失掉政权、流亡的人趁着春天的好时光去耕种。
颈联“颂声遥递啼猿外,归梦长随落雁边。”写送别的情境。颂声:对人赞美的声音。递:传送,传达。啼猿:传说中的悲叫声,这里指猿啼。远递:传得很远。这两句的意思是说,遥远的颂声在猿啼声中传递到远方;回家的梦总跟随着大雁飞向北方。
尾联“闻说颍川曾入相,知君未必让先贤。”这是全诗的关键所在。颍川:古地名,今河南省许昌市一带。曾入相:曾为宰相。这两句的意思是说,听说你的家乡有位曾担任过宰相的人。或许他的才能并不比你更高明。
全诗语言质朴平易,却含蓄蕴藉,耐人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