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鹅秋色净尘氛,每忆登临赋夕曛。
一径曲通琼岛上,两峰高并翠屏分。
禅宫远近皆红叶,鸟路苍茫半白云。
许我结茅曾有约,山灵不必重移文。

【注释】

金鹅峰:位于江西庐山。金鹅山,在庐山东谷口,因山顶有金鹅泉而得名,又名金鸡山或金龟山。唐李邕曾游此并赋诗。

净尘氛:指佛教中的净地。

赋夕曛:即赋夕阳。

一径曲通琼岛上,两峰高并翠屏分:指登山途中,一路曲通的小路通往琼台(玉皇大帝所居之处),山峰高耸入云,与翠绿的屏风一样分隔天空。

禅宫远近皆红叶,鸟路苍茫半白云。

禅宫:指佛寺。红叶、苍茫,都是指深秋景象。

【赏析】

《金鹅峰》是唐代诗人李邕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713年-741年)。这首诗以金鹅峰为主体,描写了金鹅峰的秀丽景色和诗人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首联“金鹅秋色净尘氛,每忆登临赋夕曛。”写金鹅峰上的秋色,使诗人感到心灵净化。“每忆登临赋夕曛”表明诗人经常想到这里来游览,并在傍晚时分登上山顶,观赏夕阳西下的情景。这里的“夕曛”,指的是夕阳西下的美景。

颔联“一径曲通琼岛上,两峰高并翠屏分。”进一步描绘了金鹅峰的壮丽景观。诗人用“曲通”、“高并”等词语来形容路径、山峰,展现了金鹅峰的曲折和高耸入云的特点。

颈联“禅宫远近皆红叶,鸟路苍茫半白云。”进一步描述了金鹅峰周围的环境。诗人观察到,无论是近处的禅宗寺院还是远处的山林,都被红叶覆盖,而鸟儿们则在蜿蜒曲折的小路上飞翔,天空中飘荡着半片白云。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金鹅峰周围的自然风光,还表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和喜爱之情。

尾联“许我结茅曾有约,山灵不必重移文。”表达了诗人对金鹅峰的情感。诗人曾经在这里结过茅棚,与山灵约定再不移动。这里的“结茅”是指结庐隐居的意思。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他对金鹅峰的喜爱和留恋之情。同时,也暗示了金鹅峰的美丽景色和宁静氛围能够让人忘却世俗纷扰,从而获得心灵的净化。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