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岳禅宫林木稠,肩舆此日试追游。
山僧漫见客来喜,啼鸟不知春去愁。
封禅碑残苔藓合,洗肠池在石泉幽。
此行未尽登临兴,又逐归云度岭头。

【注释】

南岳:指衡山,即现在的南岳衡山。

封禅碑:古代帝王在泰山举行封禅大典时立下的石碑。因泰山在北方,故称封禅碑。

洗肠池:相传晋朝羊欣曾游衡山,见一石泉清冽,便将水引入瓮中,名为洗肠池,用以解渴。此为后人传为佳话。

【赏析】

这首诗是写游览南岳衡山的诗。首二句写登山,次四句写观景,末两句写归去,全诗意脉贯通。

“南岳禅宫林木稠,肩舆此日试追游。”首句点明所游之地,说明是游览衡山。“肩舆”,即轿子,这里指坐轿。“此日”指今日,“试追游”则说今天才来游玩一次,所以用“追”字形容其意。“肩舆”是旧时一种坐轿的用具,这里用来表明自己身份的低微。从这一句诗可以看出作者对封建统治者的厌恶之情。

第三句说,在今天的天气和环境中,能见到如此多的树木,真是难得。“肩舆”二字写出了诗人的谦逊。

第四句说,山僧看见有游客来访,非常高兴。“漫见”就是随意看见。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的高兴心情。

第五、六两句说,山上的鸟不知是春天过去了还是春天来到了;而封禅碑残破不堪,苔藓合上,洗肠池在石泉之间,景色十分幽美。这里表现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第七、八两句说,这次游览未尽兴,又要跟着云彩一起回到山下了。“未尽”就是不尽。“又逐”就是跟随。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留恋的情感。

这首诗语言平易,风格朴实,但意境深远,情景交融,把自然景物与作者的感情很好地结合起来,读之令人心旷神怡。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