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条嫩叶绿婆娑,弄雨调烟夹御河。
攀折年来何太苦,只应当路送人多。

【注释】

1.御桥官柳:指京城的柳树。柳是皇家园林中常见的景物,因此“御桥”即指皇宫附近的大桥。

2.长条嫩叶绿婆娑:长长的柳枝上嫩绿色的柳叶随风摆动的样子。

3.弄雨调烟夹御河:指柳树枝条上挂着露珠,像在和风细雨中跳舞一样。

4.攀折:摘取。

5.何太苦:为什么这样辛苦。

6.应路送人多:应当在路上为行人送行的人多。

【赏析】

此诗写柳,却别出新意。开头两句,以“长条嫩叶”勾画出了一幅春日里柳色青青的画面;三、四句则由柳生发感慨,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及对生活的执着。

诗一开头就点出柳色“翠”来,然后写到它“婆娑”。这两个字用得极好。“婆娑”本是形容枝叶繁茂的舞姿,这里用来修饰杨柳,就写出了它们随风飘荡的样子。“弄雨调烟”,把春风写得生动活泼,仿佛能听到它的笑声,看到它的舞姿。这一句还暗用了杜甫《绝句漫兴九首》中的“柳絮因风起”,只是改了主从,变“风”为主,而使全诗句调更加轻灵飘逸。

“攀折”二字,看似寻常,实则不寻常。一个“攀”字,写出了垂丝般的柳条柔韧而有韧性,足以让人伸手去摘取,可见作者对柳的喜爱之情;一个“折”字,更见出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因为只有春天柳条才长到这般柔美的程度,才会让人忍不住想要去折下枝条,留作纪念。

最后两句,诗人将镜头拉远,放眼望去,只见路边行人络绎不绝,他们或携手并肩,或相互搀扶而行,都沉浸在这美好的春光之中。这里的“多”字,既是对“应路送人”的夸张,也是对行人数量的概数描述,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诗人希望所有的行人都能享受到这美丽的春光,都能在这美好的时光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此诗通过对柳的描绘,展现了春天的美丽与生机,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夸张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生动有趣,富有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