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阁嶙峋接碧台,何年帝子搆江隈。
风生南浦鱼吹浪,霞落西崖锦作堆。
片石聿新韩氏笔,残碑犹壮子安才。
洪都千载留遗胜,临眺登台首重回。

【诗句释义及赏析】

  1. 高阁嶙峋接碧台,何年帝子搆江隈。
  • “嶙峋”形容岩石高耸、参差不齐的样子。“碧台”指的是绿色的台基或平台。这里描绘了滕王阁的高峻挺拔和与碧台相接的景象。
  • “帝子”古代指帝王之子,此处暗指滕王(王勃),他曾经担任此阁的守护者。“搆江隈”意味着在江河边建造这座阁楼。
  1. 风生南浦鱼吹浪,霞落西崖锦作堆。
  • “南浦”通常是指南方的水边或海岸边。在这里可能是描述风从南方吹来,使得江面上波浪滚滚。
  • “西崖”可能是指西边的山崖,也可能是特指滕王阁所在的西面的悬崖。“锦作堆”形象地描述了夕阳下的晚霞如同锦绣一般铺满天际,给人一种壮丽的景象。
  1. 片石聿新韩氏笔,残碑犹壮子安才。
  • “片石聿新”意味着这片石头虽然历经沧桑但仍然崭新如初,显示出岁月的洗礼并未让它变得破旧。“韩氏笔”可能指的是韩愈,他曾任唐朝国子祭酒、吏部侍郎等职,与滕王阁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 “残碑犹壮子安才”中的“子安”可能指的是唐代诗人李白,他的诗作《登金陵凤凰台》中有“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表达了他对滕王阁的向往之情。这里的“子安才”指的是李白的才华横溢,但因故未能实现登临滕王阁的愿望。
  1. 洪都千载留遗胜,临眺登台首重回。
  • “洪都”是现在的南昌市,曾是唐代的洪州府治所。“千载”表示漫长的时间。“留遗胜”意味着这座古老的建筑留下了许多值得珍惜的遗迹和景观。
  • “临眺登台首重回”表达了作者对滕王阁的怀念之情,希望能够再次踏上这座曾经留下无数足迹和回忆的地方,感受到那份独特的魅力。

【译文】
高高的楼阁矗立在碧绿的平台之上,不知何年何月被皇家子孙建造在河岸边。
风吹过南边的水边,江面波涛滚滚;夕阳洒落在西侧的崖壁上,晚霞如同锦绣般铺展。
这一片石头依然像韩愈的笔迹一样新鲜,而残缺的石碑依旧显得威猛如子安的才华。
南昌千年的历史留下了许多值得珍惜的美景,我在此地俯瞰并重走那曾经的登高之路。

【赏析】
本诗通过对滕王阁的描绘,展现了其壮丽的自然景观和深厚的历史文化背景。首联通过对比描绘了滕王阁与碧台的紧密相连,以及其屹立于江畔的独特地位。颔联则进一步描绘了滕王阁周边的自然风光,以及夕阳下的美丽画面。颈联则通过提到韩愈和李白,点出了滕王阁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历代文人对它的喜爱和赞美。尾联则表达了作者对滕王阁的怀念之情,以及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整体上,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充满文化韵味的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