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山有瑶草,白玉如膏流。
何日攀缑岭,相携卧石楼。
吐云腾斗极,飞翠满神州。
笙鹤飘飖去,青天子晋游。
【注释】
①和:指代诗人自己。黄勉之:即黄勉,作者的朋友。怀五岳之作:指作者的诗作,五岳是中岳嵩山、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的统称。
②有瑶草:指山中有奇花瑶草,瑶:美玉;草:仙草。
③如膏流:像膏脂一样流淌。
④何日攀:什么时候能攀登。
⑤缑岭:在今河南省偃师西南,与嵩山相近。
⑥石楼:在今河南省登封县城西北。
⑦吐云腾斗极:形容山峰直插云霄。
⑧飞翠满神州:形容山上的树木郁郁葱葱,充满整个国土。
⑨笙鹤飘飖去:用笙箫声和仙鹤的叫声来表示对友人的思念。飘飖:飘扬。青天子:皇帝,这里指唐玄宗。晋游:到晋朝去游玩。
【赏析】
这首七言律诗写于开元二十四年(736)春。当时王昌龄正奉诏待命于江宁县(今江苏南京市)。此诗以“怀”起兴,借咏嵩山之美而抒发了作者渴望建功立业的愿望。
第一句点明地点,“嵩”是中岳,在河南登封县,这里指洛阳附近的嵩山。第二句写嵩山之奇丽。山中生长着美玉般的仙草。第三句写何时才能攀登嵩山,与朋友相聚。第四句写登上嵩山后的景象。第五六句写山中云雾缭绕,直冲天际,翠绿的林木覆盖了全中国大地。第七八句写听到笙乐声和仙鹤的叫声,想到远方的朋友,心中不禁产生无限怀念之情。最后两句想象朋友到了京城长安,自己将去晋京做官。
这首诗表达了王昌龄渴望建功立业、建树功勋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