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闻宣王石鼓史,籕笔文辞简质字。
铦利岁久剥落摹拓昏,读字不得读其意。
我登汪君堂,见此倍惆怅。
断断续续半形画,中兴有迹随雕丧。
于乎文武成康忽焉没兮,小雅尽废鼎沦泥。
东都天子讲田事,吉日堂堂闻鼓鼙。
岐山之阳广且夷,马同车骤徒众驰。
召从百辟修旧典,参伍齐足煇有仪。
萧萧悠悠天风吹,一声振山山为披。
汧水沔水鱼弥弥,天子之所网罗施。
彻围从臣奏武成,爰请砻石勒斯铭。
岂徒百辟匪舒放,要令千载知功名。
人言禽荒古有诫,彼美宣王罔攸解。
猃狁内侵蛮荆侮,我武不扬我室坏。
安得与君蒐遗编,参订阙文补裨完全。
三代一字一事传,岂为区区点画论精研。
这首诗是一首描绘石鼓文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石鼓文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的高度评价。下面是这首诗逐句的译文和注释:
我听说宣王时期的石鼓文,籕笔文辞简质字。
译文:我听说在宣王时期,有一种石鼓文。这种文字简单朴素,用毛笔书写。
注释:石鼓文,是古代的一种刻有铭文的石头,主要用于记录历史事件或重要信息。籕笔,是一种用来刻石的工具。简质字,指这些文字简单朴素,没有华丽的装饰。铦利岁久剥落摹拓昏,读字不得读其意。
译文:随着时间的流逝,这种石鼓文被侵蚀、破坏,很难辨认出原貌了。即使有人试图复制它,也很难读懂其中的真正含义。
注释:铦利,指石鼓文被侵蚀、破坏的过程。剥落,是指石鼓文被雨水侵蚀或者人为破坏的结果。摹拓,是古代的一种复制技术,通过描摹原作来复制石鼓文的形状。昏,是模糊的意思。不得读其意,是指即使是复制出来的石鼓文也无法理解其中的真正含义。我登汪君堂,见此倍惆怅。
译文:我登上汪先生的书房,看到这石鼓文,心中充满了惆怅之情。
注释:汪先生,可能是作者的朋友或是仰慕者。惆怅,是因为看到石鼓文而感到的失落和惋惜。断断续续半形画,中兴有迹随雕丧。
译文:石鼓文的文字断断续续,失去了原来的形状,而雕刻的痕迹也被毁坏了。
注释:中兴,指石鼓文的复兴和恢复。有迹随雕丧,是指石鼓文的雕刻痕迹已经被毁坏,无法再恢复了。于乎文武成康忽焉没兮,小雅尽废鼎沦泥。
译文:啊,文武成康时代突然消失了,而《小雅》也已经废弃不用了,就像鼎一样被埋进了泥土之中。
注释:文武成康,是指周朝的三个帝王,分别是文王、武王和成王、康王。忽焉没,意为突然消失。小雅,是指《诗经》中的一个小部分,主要收录了西周时期的诗歌。鼎,是一种青铜器,用于烹饪和祭祀。沦泥,意为沉没到泥土之中。东都天子讲田事,吉日堂堂闻鼓鼙。
译文:在东都洛阳,天子正在讨论农田的事情,那天天气晴朗,皇帝骑着马,听着鼓声。
注释:东都,指的是洛阳城,当时被认为是国家的中心地带。天子,这里指的是皇帝。讲田事,是指商讨农业政策或农事活动。吉日堂堂,是指天气晴朗的日子,皇帝出行时威仪堂堂。闻鼓鼙,是指听到战鼓的轰鸣声。岐山之阳广且夷,马同车骤徒众驰。
译文:岐山的南面广阔平坦,马匹和车辆一起奔腾,人们众多如潮水般地奔涌向前。
注释:岐山,位于今天的陕西省境内,是中国古代的一座名山。广且夷,描述岐山的地形平坦宽阔。马同车,形容马匹与马车数量众多。骤徒众驰,是指马匹和人们的快速奔驰。召从百辟修旧典,参伍齐足辉有仪。
译文:召集百官遵循旧有的制度,大家共同遵守,步伐一致,形成一种壮观的景象。
注释:百辟,指众多的官员或士人。修旧典,是指遵循古代的制度或传统。参伍齐足,是指大家步调一致,步伐整齐。辉有仪,是指形成了一种壮观的景象。萧萧悠悠天风吹,一声振山山为披。
译文:阵阵清风吹过,发出悠扬的声音,那声音如同振翅欲飞的凤凰,使整个山峦仿佛都被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羽毛。
注释:萧萧悠悠,形容风声悠远而又轻快。天风,这里指的是自然风力。一声响振,形容那声音如同一只凤凰振翅欲飞。山为披,意思是整个山峦仿佛都被披上了一层美丽的羽毛。汧水沔水鱼弥弥,天子之所网罗施。
译文:汧水和沔水里的鱼儿繁多又美丽,那是天子捕鱼的地方。
注释:汧水,今陕西宝鸡市境内的一条河流。沔水,今陕西汉中市境内的一条河流。网罗施,是指天子在河边设网捕捞鱼类的地方。彻围从臣奏武成,爰请砻石勒斯铭。
译文:大臣们纷纷上前奏告,请求在石鼓上刻写武帝的功绩,以纪念他的伟业。
注释:彻围从臣,指大臣们站出来陈述他们的意见。奏武成,是指向皇上汇报武帝的功德。爰请砻石勒铭,意思是请求在上面刻写武帝的功绩。勒斯铭,意思是刻写在石上的铭文。岂徒百辟匪舒放,要令千载知功名。
译文:这些碑文不仅是为了表彰百位诸侯的贡献,更是为了让后世的人们知道我们的功绩和荣誉。
注释:百辟,指众多的诸侯或官员。匪舒放,意思是不张扬自己的功绩或名声。要令千载知功名,意思是要让世人都知道我们的功劳和荣誉。人言禽荒古有诫,彼美宣王罔攸解。
译文:古人说禽兽因荒废而灭亡,这是对宣王的警告和劝诫。尽管他有很多美德,但荒废的事业仍然难以挽回。
注释:人言禽荒,是指古人对动物因荒废而灭亡的现象进行观察和分析。古有诫,意思是古人有警示之意。彼美宣王,是指宣王的优点或美德。罔攸解,意思是无法挽回或解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