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刹依林净,慈云覆路遥。
客吟随马去,僧榻许人邀。
鸟下翻阶叶,龙回动海潮。
不须持半偈,尘虑已全消。

这首诗的作者是元代诗人王冕。以下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译文和赏析:

  1. 宝刹依林净 - 这是一句赞美摩诃庵的美景。”宝刹”是指庄严华丽的佛寺,这里指摩诃庵;”依林净”形容其四周环境宁静,树木繁茂,给人一种清净的感觉。

  2. 慈云覆路遥 - 这句描绘了天空中云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以深远而神秘的印象。”慈云”是佛教用语,表示慈悲的云彩;”覆路遥”意味着这些云彩覆盖在遥远的道路上,给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感觉。

  3. 客吟随马去 - 描述了作者与友人一起骑马离去的情景。这里的”客吟”指的是作者的诗句,可能包含了对自然景色的赞美;”随马去”则描绘了他们轻松愉快地离开的情景。

  4. 僧榻许人邀 - 这一句提到了僧人提供的床铺供人休息。”僧榻”是指僧人的床铺,”许人邀”表明这是一次邀请他人来享受安静时光的机会。

  5. 鸟下翻阶叶 - 这句描述了鸟儿落在台阶上,掀起层层落叶的情景。这里的”鸟下”描绘了鸟儿轻盈的动作,”翻阶叶”则形象地描绘了落叶被鸟掀起的动态。

  6. 龙回动海潮 - 这句话通过想象龙在水中游动,引发了大海的波涛。这里的”龙回”可能指的是龙在水中自由游动的样子,而”动海潮”则描绘了大海因为龙的出现而产生的波动。

  7. 不须持半偈 - 这里的意思是说,无需背诵半句经文就能领悟佛法的奥妙。”半偈”是指半句话,”持”在这里表示诵读。

  8. 尘虑已全消 - 最后这句表达了作者摆脱世俗烦恼后的内心感受。”尘虑”指的是世俗的忧虑和烦恼,”全消”表示全部消失。

这首诗通过对摩诃庵周边环境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美丽的画面,同时通过诗意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内心的宁静和超脱。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