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郎租山山背虚,野鹤有巢花有庐。
石芽硉崒铺庭除,勾连湖水通花渠。
春来红白娟娟笑,山头明月来相照。
乍可新香酿酒醪,剩将狼籍供才调。
风风雨雨无不宜,高高下下惟所施。
湿云满天土膏滑,乞花幸及黄梅时。
非但与山添景色,兼为古人留胜迹。
花神自合来周旋,生长不赖花奴力。

【注释】

①两郎:双子,指山中两个山峰。

②石芽硉崒(zhù):山石上长满小石,如硉、崒等。

③勾连湖水通花渠:连接着湖水的渠道,是引水灌溉花木的通道。

④春来红白娟娟笑:春天来了,红的白的花朵在春风中欢笑。

⑤山头明月相照:山上的月亮和花儿相互映衬。

⑥乍可新香酿酒醪(láo):刚刚可以酿造出新酒的芬芳。

⑦剩将狼籍供才调:剩余的花卉供文人雅士吟诗作赋。

⑧风风雨雨无不宜:无论是风雨,还是晴朗,都适宜于花卉的生长。

⑨高高下下惟所施:无论高处低处,都能得到充分的阳光。

⑩湿云满天土膏滑:天空中布满了湿气,土壤湿润而松软。

⑪乞花幸及黄梅时:幸好赶上了梅雨的季节。黄梅时节,雨水较多。

⑫非但:不仅。

⑬花神:花神,又称花仙、花姑,民间传说中主管花草的神祗。

⑭自合来周旋:当然应该来盘旋、游戏。

⑮生长不赖花奴力:花儿生长不需依赖花奴的力量。“花奴”即人名,这里泛指花匠。

【赏析】

此篇为徐孟孺为陈仲醇所作《乞花场诗》,写诗人在山中赏花的情景。全诗以花为主体,通过描写山景和花事,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他追求美好生活的愿望。

首联两句写花场山的地势与植被。前句说“两郎租山”,后句写“野鹤有巢”。这两句描绘了一幅生动的画面:两座山峦耸立,宛如两位英俊少年,在山巅筑起高楼大厦,让野鹤栖息其中,形成一幅和谐美好的田园风光图。这里的“野鹤有巢花有庐”既点出了花场山的特点,又为下文的花事铺垫了基础。

颔联两句写花场山的自然景观。前句“石芽硉崒铺庭除”,描绘了花场山岩石上长满了苔藓和青草的景象,给人一种苍凉而又清新的感觉;后句“勾连湖水通花渠”,则写出了花场山与湖相连,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园林美景。这两句既表现了花场山的自然环境,又为下文的花事做了铺垫。

颈联两句写花场山的花事。前句“春来红白娟娟笑”,描绘了春风吹过,花朵绽放的美丽画面;后句“山头明月来相照”,则写出了月光洒在山头之上,与花朵相互辉映,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夜景。这两句既表现了花场山的花事,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尾联两句写诗人的感受和愿景。前句“乍可新香酿酒醪”,写出了诗人想要酿造新酒的愿望;后句“剩将狼籍供才调”,则表达了诗人想要借花抒发自己的才情和情感。这两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又表现出了他的豁达和乐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描绘了花场山的自然景观,又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同时,诗中还融入了一些典故和象征元素,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