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昏渐杳,雪残又见雨潇潇。
朦胧月影梅梢。
漏永眠来未稳,窗户乱风敲。
看床帏乍启,灯焰频摇。
闻鸡解嘲。
一起舞、更无聊。
若处吹箫击鼓,惊动深宵。
他家行乐,无端甚、使我梦魂劳。
醒睡眼、恰已明朝。

【译文】

寒夜渐深,雪后又见潇潇细雨。

月影朦胧笼罩在梅花枝梢。

漏壶水长夜漫漫,睡意未消,窗户外风声阵阵。

床上帷帐刚刚打开,灯焰摇曳不定。

听鸡啼报晓,似乎在嘲笑人的无聊。

一起舞动、更显得无聊。

若处吹箫击鼓,惊动了深夜。

他人家中欢乐,无端惹人梦魂劳扰。

醒来与睡着的双眼,正好是明天早晨。

【赏析】
本词写闺中少妇的思夫念远之情。上片起首三句描写环境气氛。“望月”点明题意,“婆罗门”指佛教中的苦行者。“寒夜”二字点明时令和气候。“黄昏渐杳”,说明时间之长。“雪残又见雨潇潇”,既写了景色,也写出了时间的推移。“朦胧月影梅梢”,写景之妙,在于用“朦胧”二字,使月影与梅梢浑然一体,仿佛只有月影,不见梅梢。“漏永眠来未稳”,写女主人公因思念丈夫而失眠。“窗户乱风敲”,既写了环境,又烘托出女主人公的心境。“看床帏乍启”,写女主人公起身察看门户。“灯焰频摇”,写女主人公起床生火做饭。“闻鸡解嘲”,写女主人公听到鸡啼,知道天已大亮,于是放下心来。下片写闺中少妇的思夫念远之情。“一起舞、更无聊。”写她起床之后,看到窗外有男子跳舞,于是更加无聊。“若处吹箫击鼓”,写她听到远处传来女子的歌声:“若处”即何处,这里指男子所居之处。“惊动深宵”写她的丈夫被女子的歌声吸引,从远方跑来。“他家行乐,无端甚、使我梦魂劳”,写她的丈夫沉迷于歌舞,以致无心照顾她。“醒睡眼、恰已明朝”,写她的丈夫已经去睡觉,而她却依然清醒地等待着天亮。这首词写闺中少妇的思夫念远之情,写得委婉细腻,含蓄深沉,耐人寻味。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