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愁行客,孤槎自使星。
人烟昏晚渡,渔火乱风汀。
桐柏长淮水,松杉古驿亭。
谁家吹短笛,凄断不堪听。
【解析】
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然后根据各个选项所涉及的诗句,逐一进行分析判断。本题中,“万里愁行客”是第一句,意思是说:我身在异乡,心情十分忧郁。“孤槎自使星”的“槎”字,原指木筏,这里代指诗人自己。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我像一叶小舟漂泊在外。“人烟昏晚渡”,是第二句,意思是说:暮色降临时,渡口人烟稀少,显得特别冷清。“渔火乱风汀”是第三句,意思是说:远处江面上点点渔火,映着风声在乱跳。“桐柏长淮水”和“松杉古驿亭”两句分别是第四、五句,意思是说:长江边上的桐柏山,淮河岸边的长淮水,还有那古老的驿站亭子。“谁家吹短笛,凄断不堪听”是最后两句,意思是说:在这荒寒的夜晚,只有谁家的短笛传来断断续续的哀曲,令人听之落泪。赏析:此诗为作者贬谪至寿春时所写。前两句点明自己的心境和处境;后四句分别描绘了夜泊时所见景色以及所闻的笛声,表达了作者的孤独与凄凉。全诗情景交融,意境悲凉。
【答案】
译文:
我身处他乡,心中充满愁苦,就像一片孤舟飘浮在天上一样。
渡口上行人稀少,夕阳西下,江面雾气迷蒙。渔船上的灯火在风中摇曳不定。
桐柏山上长满青苔的古道,淮河边长满苍松翠柏的驿站。
是谁在吹奏短笛,让人听了心都碎了。
赏析:
这是一首写夜泊寿春驿的思乡之作,表现了诗人被贬谪后的孤独、寂寞和凄楚之情。首句以“万里愁”领起,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被贬谪时的悲愤与无奈。颔联通过景物描写来渲染气氛,烘托出诗人的悲苦心情。颈联两句用典,借古人名句来表达自己的感慨。尾联以景结情,用短笛声的“凄断不堪听”来结束全文,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伤感与痛苦。
这首诗语言质朴自然,风格朴实无华,但情感深沉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