匡山有老人,自称岩下公。
绿发渥朱颜,皎若云间鸿。
往来骑白鹿,姿美精肉充。
招我将从之,心阻难遽通。
流情复高翔,翩翩驾天风。
夙昔思此人,寤言期与同。
感此重枉顾,德音常在衷。
注释:
匡山有老人,自称岩下公。
匡山,即华山,在今陕西渭南县北。岩下公是诗人对华山老人的称呼。
绿发渥朱颜,皎若云间鸿。
绿发,指白发,表示年高。渥,浓密。朱颜,即红颜,指青春年少。皎,明亮的样子,这里形容老人精神焕发。云间鸿,比喻老人如鸿鹄般高飞远举。
往来骑白鹿,姿美精肉充。
往来,指来往不定。骑白鹿,指骑鹿遨游四海或指神仙。姿美,指容貌美好。精肉,指身体强健。
招我将从之,心阻难遽通。
从,听从、跟随。之,代词,指前文所说的“岩下公”。心阻难遽通,意谓心有所动但难以立即追随。
流情复高翔,翩翩驾天风。
流情,即流连于情,指对岩下公产生敬慕之情。高翔,指飞得更高更远。翩翩,形容飞行的样子。驾天风,指乘着天上的风势飞翔。
夙昔思此人,寤言期与同。
夙昔,过去。思,思念。此人指岩下公。寤言期与同,意谓醒来时便想着岩下公,期望能与他同行共事。
感此重枉顾,德音常在衷。
感此,感激之情。重,多次;多次的恩惠。枉顾,屈尊前来看望。德音,美好的名声。衷,内心。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篇以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了一位年高体健、风度不凡的老人的形象,表现了诗人对这位老人的敬佩和向往之情。
首联先写老人的外貌特征:绿发、朱颜、骑白鹿、姿美、精肉充,这些细节描写都让人感觉到老人的气质非凡。
颔联进一步描绘老人的精神风貌:往来骑白鹿、高翔翱翔天风,既显示了老人的潇洒自如,又表现出老人的胸怀壮志。
颈联诗人由景及人,由景生情:夙昔思此人、寤言期与同。这一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情感转变,也暗示出诗人对老人的崇敬和敬仰之情。
尾联再次强调对老人的敬仰之情:感此重枉顾、德音常在衷。这一转折表达了诗人对老人的感恩之心和期待未来共事的愿望。
整首诗以简洁的文字描绘出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卷,同时通过人物塑造传达出了诗人对老人的敬仰之情和期待未来共事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