惙惙怀坦途,由之乃江河。
波起旁所骇,舟中如室家。
中林设暗罟,鸿鹄逝九阿。
谗巧诚相戕,飞鸟日暮过。
修短自然理,作色将谁何。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杂诗三十二首》中的第二十三首。全诗如下:
惙惙怀坦途,由之乃江河。
波起旁所骇,舟中如室家。
中林设暗罟,鸿鹄逝九阿。
谗巧诚相戕,飞鸟日暮过。
修短自然理,作色将谁何。
注释:
- 惙惙(hè)怀坦途:形容心情舒畅,无忧无虑地行走在平坦的道路上。
- 由之乃江河:比喻人生如江河一般,顺流而下,不受阻碍。
- 波起旁所骇:比喻波浪在旁侧激起了惊扰和不安。
- 舟中如室家:比喻航行中的船只就像家一样温暖舒适。
- 中林设暗罟(gǔ):指树林中布置了陷阱,比喻暗中设下诡计或陷阱。
- 鸿鹄逝九阿:比喻大雁南飞经过九个山阿。
- 谗巧诚相戕(qiāng):谗言巧语确实互相伤害。
- 飞鸟日暮过:比喻小鸟在傍晚时分飞过。
- 修短自然理:比喻人的寿命长短自有其自然规律。
- 作色将谁何:表示无论别人如何评论,自己都无所谓。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和谐而又略带忧郁的生活画面,反映了诗人对人生态度的思考。诗的开头两句“惙惙怀坦途,由之乃江河”,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自在。接下来的“波起旁所骇,舟中如室家”则描绘了航行中的宁静和温馨,如同家一般的舒适。然而,诗人并没有停留在这种宁静中,而是通过“中林设暗罟,鸿鹄逝九阿”来表达出人生的无常和变化,暗示着即使是美好的时光也会逝去。
在诗的最后一句“修短自然理,作色将谁何”,诗人表达了一种超然的态度,认为无论人的生命长短,都是自然规律的一部分,无需为外界的评论而烦恼。这是一种豁达的人生观念,也是诗人对于生活的一种态度。
这首诗通过对宁静与变化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对人生的淡然态度,体现了李白那种超脱世俗、自由奔放的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