鼗响久不作,烈士常苦辛。
魏裾已寂寞,汉褴空嶙峋。
邈焉向千载,曶曶怀斯臣。
皇心苟识察,百死宁一身。
诗句输出:
鼗响久不作,烈士常苦辛。
魏裾已寂寞,汉褴空嶙峋。
邈焉向千载,曶曶怀斯臣。
皇心苟识察,百死宁一身。
译文输出:
长时间没有听到鼓的声音,为国捐躯的烈士常常感到痛苦和辛劳。
魏裾已经孤独,汉代的栏杆也空空如也。
距离我们太远,仿佛跨越了千年的时光,我仍然怀念这些忠诚的臣子。
如果朝廷能够认识到这一点,即使遭受到一百次的死亡,我也宁愿选择一次。
关键词注释:
- 鼗(táo):古代的一种鼓,用皮革制成,可以敲打。
- 烈士:指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勇之士。
- 汉褴:汉代的栏杆,这里用来比喻国家的衰落和衰败景象。
- 邈焉:遥远的意思。
- 皇心:皇帝的内心,这里指的是朝廷的决策。
- 曶曶:形容思绪万千,无法自抑的样子。
- 赍志:抱持自己的志向。
- 宁身:宁愿自己受到伤害,也不愿意让国家受到损害。
赏析:
此诗是明代诗人李梦阳在特定历史背景下创作的一首咏怀诗,通过描述历史的变迁和个人的情感经历,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和忧虑。首句“鼗响久不作”即点明了时代的沉静与缺乏生机,紧接着“烈士常苦辛”则揭示了那些为国家献身的英雄们所承受的痛苦与牺牲。后两句“魏裾已寂寞,汉褴空嶙峋”则进一步描绘了一个时代背景中人物的孤立无援和物是人非。
全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通过对历史与现实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厚感情。特别是最后两句“曶曶怀斯臣,皇心苟识察”,更是将个人的悲愤与国家的兴衰紧密相连,体现了诗人深沉的忧国忧民之情。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高远,是李梦阳诗歌创作中的佳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