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秋色暮,客子欲何之。
司马浮湘日,元王设醴时。
风吹猿峡冷,霜落雁峰迟。
欲识相思调,君听苦竹词。

诗句释义

1 江城秋色暮,客子欲何之:描绘了秋天的傍晚时分,江城景色美丽却带着一丝凄凉,诗人作为游子即将离开此地。这里的”江城”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点或区域,”暮”表示时间的流逝和季节的变化;”客子”则指流浪在外的游子,”欲何之”表达了他即将离开此地,去往何方的疑问。

  1. 司马浮湘日,元王设醴时:这两句可能是在描述一个历史事件或某种场景。“司马”可能是指古代的某位官员,“浮湘日”可能是指他在湘江上渡过的日子;“元王设醴时”则是指元帝设宴招待群臣的时候。这里的“设醴”通常指的是举行宴会,为宾客提供美酒。

  2. 风吹猿峡冷,霜落雁峰迟:描述了一幅寒冷的山景图。“猿峡”可能指的是猿猴栖息的地方,”吹”和”霜落”都传达了秋风的冷冽和自然景象的变化。

  3. 欲识相思调,君听苦竹词:诗人似乎在寻找一种表达自己内心思念的方式,”相思调”可能是一首表达相思之情的乐曲或歌曲。而“苦竹词”则是以竹子为材料创作的歌曲或诗歌,这里的“苦竹”可能指的是生长在艰苦环境中的竹子,象征着坚韧不拔、不畏艰难。

    译文

    江城秋色迷人却带凄凉,我行囊已满准备远行。
    司马渡长江日日思乡情更浓,元王设宴饮酒畅叙友情。
    秋风扫过猿峡令人感到寒意,霜降后雁峰也显得更加萧瑟。
    想抒发心中对友人的相思之情,请倾听那首用苦竹作歌词的歌谣。

    赏析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景物描绘和深情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在离别之际的复杂心情。前四句通过对江城秋色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既美丽又带有一丝哀愁的氛围,为后面的离别场景奠定了情感基调。接下来的四句,则转向了对历史事件的回忆,以及个人情感的表达。诗人通过对司马渡江日日思乡情更浓的表述,展示了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而元王设宴饮酒畅叙友情的部分,则反映了他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最后两句则通过苦竹歌词的形式,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相思之情,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坚韧与坚强。总的来说,这首诗以其细腻的情感描写和深邃的思想内涵,展现了唐代文人对于友情、家国和人生哲理的独特见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