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沙村坞合,层树数衡门。
灵雨浸畬径,麦秋灌菉园。
烽烟客梦绕,鸡黍古风存。
半隐双扉寂,栖迟问主恩。
【解析】
这是一首写归隐生活的七律。首句“黄沙村坞合”写村落的形势,第二句“层树数衡门”,写村落的建筑布局,第三句“灵雨浸畬径”,写农事活动的繁忙,第四句“麦秋灌菉园”,写农田的耕作,第五句“烽烟客梦绕”,写战乱给人们带来的苦难,第六句“鸡黍古风存”,说明虽然有战争的干扰,但人们依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第七句“半隐双扉寂”,写隐居者的生活状况,最后一句“栖迟问主恩”,表明诗人的归隐不是消极避世。
【答案】
译文:
村庄四周是黄沙覆盖的山冈,村中房屋错落有致,层层叠叠。门前是几棵参天大树,绿荫环绕。在田间小路边,雨水滋润着泥土,灌溉着庄稼。战火连绵,客旅在外,梦中萦绕。农家饭菜简朴,世代相传。虽然隐居,但仍关心国家的命运。
赏析:
诗中写一个黄沙村坞中的小村落,它依山傍水,绿树成荫,风景宜人。这里,黄沙村坞合,指村中房屋错落有致,层层叠叠;层树数衡门,形容村中建筑布局别致、错落有致;灵雨浸畬径,写雨后田间小路边的景色;麦秋灌菉园,描写了农事活动的繁忙。这四句写景,既写出了这个村落的自然风光,也反映了这个村落人民勤劳朴实的生活。
烽烟客梦绕,客旅在外,梦中萦绕。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战乱时期,游子思乡,梦中常常萦绕着故乡的景象。鸡黍古风存,虽然身处乱世,但仍然保持着传统的习俗。鸡黍,古代民间食物。
半隐双扉寂,隐居者的生活状况十分清闲。半隐,半隐居。双扉,指两扇门。寂寞,清静。栖迟,指居住、居留。主恩,指君主的恩泽。
这首诗写一个黄沙村坞中的小村落,表现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对隐居生活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