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事秋来雨,萧萧便不同。
已愁闻落叶,争忍傍梧桐。
客路思千里,长门望九重。
几人当此夜,挥泪亦随风。

【注释】

何事:为什么。秋雨:秋天下雨。萧萧:萧瑟、凄厉的样子。便:就。不同:与往年不一样。已愁:已经忧愁。落叶:指飘零的树叶。争忍:怎忍得住?傍:靠近。梧桐:这里泛指树。长门:汉宫名,位于长安城西。汉武帝陈皇后失宠后居于此,称长门宫。九重:指皇宫。几人:多少行人。当此夜:在这夜晚。挥泪:流泪。

【赏析】

这首七绝写诗人在秋风中闻听秋雨声而引起的感触和情思。首句“何事秋来雨”是说,不知为何,一到秋天就要下雨;次句“萧萧便不同”则是写秋雨的声音不同于其他季节的雨声。前一句看似平淡无奇,实则暗藏深意,既交代了秋雨到来的时间和原因,又点出了秋雨的特点,为后两句的抒情作了铺垫。

三、四句紧承上文,抒发了客居他乡的孤独感。诗人在异乡漂泊,触景生情,听到秋雨声,自然会引起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已愁闻落叶”,是因为看到树上一片片落叶,想到自己在外飘零,不由得愁绪满怀。“争忍傍梧桐”,是说怎么能够忍受这凄凉的秋雨呢?梧桐是秋天常见的植物,诗人看到梧桐叶子凋落,想到自己像落叶一样飘零,不禁悲从中来,不忍面对。

五、六句写思乡之情和仕途坎坷。“客路思千里,长门望九重”,诗人在外漂泊,心中充满了思乡之情。“长门”借指汉宫陈皇后被废处,因为汉武帝陈皇后失宠,长期居住在长门宫。这句诗表面上说的是诗人因听到秋季的秋雨声而想起了陈皇后的遭遇,实际上是说自己在异乡漂泊,心情郁闷,不能像陈皇后那样回到自己的故乡,只能遥望着京城长安(当时是皇帝居住的地方)的皇宫。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和无奈。

最后两句以议论结束全诗,诗人感慨道,在这样的夜晚,有谁不因秋雨而伤心落泪呢?这两句既是总结全文,又是升华了主题。

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意境深远,表现了作者深沉的情感世界和高远的思想境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