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道春光薄,寒灯亦放花。
粟金装宝树,文火伏丹砂。
千里长为客,三年不见家。
明朝有乡信,遥寄自天涯。
灯花
谁道春光薄,寒灯亦放花。
粟金装宝树,文火伏丹砂。
千里长为客,三年不见家。
明朝有乡信,遥寄自天涯。
译文:
灯芯燃烧时,犹如绽放的花蕾,谁说春天的阳光不灿烂?寒冷的灯光下,也能看到美丽的花朵。就像用金子装饰的宝树一样珍贵,用文火精心烹制的丹砂一样珍贵。作为远行的游子,我在这漫漫旅途中孤独地度过漫长的日子,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家乡的亲人了。明天我将得到家人的信件,我会将它们远远地寄往天涯海角。
注释:
- 谁道春光薄: 谁说春天的光华不足呢?这里的“薄”是形容词,用来表示春天的阳光并不稀少,依然温暖和煦。
- 寒灯亦放花: 在寒冷的灯光下,我也能看到美丽的花朵开放,形容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能欣赏到美好的景象。
- 粟金装宝树: 就像用金子装饰的宝树一样珍贵,用文火精心烹制的丹砂一样珍贵。这里用比喻的手法,将灯芯比作宝贵的宝物,强调其珍贵和难得。
- 千里长为客: 作为远行的游子,我在这漫漫旅途中孤独地度过漫长的日子,形容自己远离家乡,在外漂泊的辛酸和无奈。
- 三年不见家: 已经三年没有见到家乡的亲人了,表现了对家乡和家人的深深思念。
- 明朝有乡信, 遥寄自天涯: 明天我将得到家人的信件,我会将它们远远地寄往天涯海角,表达了对家人的思念之情,也透露出诗人对远方家乡的眷恋和期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游子的思乡之情。诗人通过细腻的笔触,生动地展现了自己在异乡的生活状态和内心的感受。诗中的“寒灯亦放花”、“粟金装宝树”、“文火伏丹砂”等意象,都巧妙地运用了比喻和象征手法,既形象生动又富有诗意,使得整首诗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色彩。同时,诗人还以时间为线索,从时间的流逝中感受到自己的孤独和无奈,更加突出了内心的痛苦和挣扎。最后一句“明朝有乡信,遥寄自天涯”,更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对未来的希望。整体上,这首诗以其深沉的情感和优美的语言,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苦闷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