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雨朝昏变,东西岐路情。
细看池水静,刚似我心平。
薄露惭调屑,山桃望作羹。
青袍侍黄幄,已不负书生。
诗句如下:
云雨朝昏变,东西岐路情。
细看池水静,刚似我心平。
薄露惭调屑,山桃望作羹。
青袍侍黄幄,已不负书生。
接下来是这首诗的详细赏析:
- 诗句释义:
- “云雨朝昏变”:描述早晨和傍晚的云雨变化无常。
- “东西岐路情”:表达行走在东西方向的道路上的心情或思绪。
- “细看池水静”:形容池水清澈见底,反映出作者内心的平静。
- “刚似我心平”:内心平静如水,没有波澜。
- “薄露惭调屑”:薄露沾湿了衣服,感到惭愧。
- “山桃望作羹”:想象山中的桃花可以做成食物。
- “青袍侍黄幄”:穿着青色的官服,服务于黄色的帐篷,暗示身份或地位。
- “已不负书生”:已经履行了作为书生的职责或使命。
- 翻译及注释:
- 云雨朝昏变,东西岐路情。——云彩变幻不定,行走在东西方向的路上。
- 细看池水静,刚似我心平。——仔细观赏池水,它像我的心一样平静。
- 薄露惭调屑,山桃望作羹。——微薄的露水沾湿了我的衣裳,山中的桃花让我想起了可以用来煮食。
- 青袍侍黄幄,已不负书生。——身着青色官服,服务在黄色帐篷下,我没有辜负作为一个书生的责任。
- 作品背景:
- 此诗为明朝诗人石宝的作品。石宝生活在明朝中后期,这是一个文化繁荣的时代,文人墨客的创作活动非常活跃。石宝以其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这一时期脱颖而出。他的诗歌多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和人生的哲理。
通过对《午坐二首·其二》的逐句解释和赏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诗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所要传达的生活哲学。这首诗不仅是石宝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是他对于人生、自然与社会责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