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青云鸟,谁将入绮笼。
虽便红稻稳,无复绿阴中。
顾影疑怜独,蜚声忽应同。
还惭好毛羽,终日狎儿童。

笼中雀二首 其一

一种青云鸟,谁将入绮笼。

虽便红稻稳,无复绿阴中。

顾影疑怜独,蜚声忽应同。

还惭好毛羽,终日狎儿童。

注释:

  • 笼中雀二首:这是一首咏物诗,以笼中雀自喻,表达自己不被重用,怀才不遇的感慨。
  • 青云鸟:指高飞的鸟,比喻有才能的人。
  • 谁将入绮笼:是谁把鸟儿关进了笼子里。
  • 虽便红稻稳:虽然可以安心吃着美味的红稻米。
  • 无复绿阴中:再也无法生活在郁郁葱葱的树荫下。
  • 顾影疑怜独:看着自己的倒影,好像在可怜自己孤单一人。
  • 蜚声忽应同:忽然之间,名声也与自己相同了。
  • 还惭好毛羽:仍然感到惭愧的是自己的羽毛和翅膀。
  • 终日狎儿童:整日与儿童为伍,相处亲密。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笼中雀的生活状态,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怀才不遇、不被重用的感慨。首联“一种青云鸟,谁将入绮笼”,通过对比笼中雀与自由飞翔的鸟,揭示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和无奈。颔联“虽便红稻稳,无复绿阴中”,进一步描绘了笼中雀的生活状况,暗示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颈联“顾影疑怜独,蜚声忽应同”,则表达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质疑和反思,以及对外界评价的关注。尾联“还惭好毛羽,终日狎儿童”,则揭示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使拥有华丽的外表和高贵的气质,却因为不被重用而感到羞愧和自卑。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内心的痛苦和挣扎,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不满和对个人价值的坚守。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