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水争流绕郡南,郡城东望五云酣。
风生帝子楼桑里,月射桓侯浴马潭。
古俗多年犹忼慨,废台无客更游谈。
津邮日日鸣钲鼓,看尽行尘拥使骖。
涿郡
两条河流在郡城南部相争着流,郡城南望可见五朵云彩正酣畅。
风从帝子楼桑里吹来,月亮射过桓侯浴马潭。
古俗流传多年仍感慨,废台无人游客更游谈。
驿邮每天鸣钲鼓,看尽行尘拥着车驾的骖騑。
二水争流绕郡南,郡城东望五云酣。
风生帝子楼桑里,月射桓侯浴马潭。
古俗多年犹忼慨,废台无客更游谈。
津邮日日鸣钲鼓,看尽行尘拥使骖。
涿郡
两条河流在郡城南部相争着流,郡城南望可见五朵云彩正酣畅。
风从帝子楼桑里吹来,月亮射过桓侯浴马潭。
古俗流传多年仍感慨,废台无人游客更游谈。
驿邮每天鸣钲鼓,看尽行尘拥着车驾的骖騑。
《书愤五首·其五》是南宋文学家、史学家、爱国诗人陆游的一首七言律诗。下面是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及译文: 1. 诗句注释: - 清汴逶迤贯旧京:汴河蜿蜒穿过旧京,即现在的开封。 - 宫墙春草几番生:皇宫的墙边,春天的草又重新生长过。 2. 译文解析: - 通过描绘汴河的蜿蜒曲折和春草的重生,诗人传达了对历史的变迁及其带来的感慨。 3. 赏析与思考: - 通过对汴河和宫墙春草的描述
花落帘栊自好,水归溪涧空寒。 穷达早知有命,不须待诏长安。 注释: 花落:花朵凋零,形容美好事物逝去的景象。 帘栊:指门帘和窗格,这里用来象征家居环境。 自好:自我欣赏,自我满足。 水归:水流回归,这里比喻事物的归宿或命运。 溪涧:小溪流水,常用来比喻人的命运。 空寒:寂静而冷清。 穷达:指境遇的好坏,即贫穷与富有。 早知:早就知道,预知未来。 有命:命中注定。 待诏:等待皇帝的召见
五首其二 诗句: 新月如钩自挂,白露成珠未圆。 石枕藤床秋夜,高人不梦邯郸。 译文: 新月如同弯弯的钩子挂在天空,白露凝结成晶莹的珠子却还未完全消失。躺在石枕和藤床上,在秋天的夜晚,高士不会梦想到远方的邯郸。 注释: - 新月如钩自挂:形容月亮形状像钩子一样高悬。 - 白露成珠未圆:白露时节,露水凝结成珠,但尚未完全消散。 - 石枕藤床:用石头做的枕头和藤制的床,象征简朴的生活。 -
注释: 秋天,江面宽阔,一望无际。山色倒映在江面上,好像坐在船上的人被山的颜色染满了衣裳。黄蝶在花丛中独宿。林梢上红叶飘飞,好像是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 译文: 秋日里的长江宽广无边,山的颜色倒映在江面上,好像坐在船上的人被山的颜色染满了衣裳。黄蝶在花丛中独自停留。林梢上红叶飘飞,好像是树上的叶子落了下来。 赏析: 这是一首写景的小诗。全诗四句,前两句写远眺,后两句写近观。 开头两句“秋江一望无际
这首诗是《述祖德颂》,作者不详,但根据内容可知是晋代的作品。全诗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述始(于皇崇祖,植义槁郊) 这部分描述了祖先的功德,强调了他们的伟大和高尚的品质。 第二部分:板荡越疆,神鸟寓巢。 这部分描述了祖先在艰难困苦中仍然保持坚定的信念,如同神鸟一样,在困难的环境中找到了栖息之地。 第三部分:回翔故都,革缁正绡。 这部分描述了祖先在回到故乡后,如何通过改革和整顿社会
这首诗的主题是忠诚、勇敢和牺牲。诗人通过描述一个忠臣的生平事迹,表达了对忠诚和勇敢的赞美以及对牺牲的尊重。 诗句释义: 1. 义正掩衾,泽存束书:意指正义在心,恩情如书。 2. 勇不难死,乖道乃虚:意指勇者不怕死,违背道德的人空虚。 3. 沥血褓婴:意指为了孩子而牺牲自己。 4. 长鲸巨龙,有戟其齿:意指像长鲸巨龙一样强大,拥有强大的力量。 5. 志存赵孤,即陨无悔:意指忠诚于国家
沤篮池头独望,碧水沉沉不流。 注释:沤篮,即荷叶;池头,池塘边。独望,单独地眺望。碧水,深绿的水。沉沉,深沉的样子,形容水的颜色。流,流动。赏析: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秋夜景象,诗人独自站在池塘边,望着水面上的荷叶和远处的高楼,感受着秋天的气息。 篱草半成萤火,残阳却傍高楼。 注释:篱草,指门前或墙旁的草;成,成为。萤火虫在篱草间飞舞,如同点点星光。残阳,夕阳的余晖。却傍,靠近的意思。高楼
【注释】 溪水上:指溪流。篙(gāo):撑船的竹竿或木棍。林间:指树林里。几个:几个流莺。野客:隐士。关情:牵挂、关心国家大事。 【赏析】 这是一首即景抒情诗。诗人在春水初涨的溪上,偶遇几只流莺,遂触景生情,写下这首小诗,表达了他对国事的关心。 首句写春水之涨。次句写流莺之啼。三四两句,写诗人自己的心情。“野客”一词是说作者隐姓埋名,身居山林,不问世事,故云“半醒半醉”。这两句诗的意思是说
注释:桃花盛开,柳树翠绿,山峰连绵,江水流淌,太阳西落。旧日的燕子,今年飞去又飞向谁家?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春天的景象。首句以桃花、柳树、山、水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美好的氛围。第二句通过对比“旧日”与“今年”,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最后一句则通过对燕子的描写,引发了对生命无常的思考。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生活哲理的领悟
【注释】:密云欲雨不雨,桃花将开未开。 日暮小楼凝望。江南燕子归来。 译文与赏析: 我坐在小楼上久久凝视远方,天边乌云密布,似乎就要下雨了;可它却迟迟不见下一滴雨。我看着桃花,想它该是快开了,可又觉得还没完全开放。 眼看天色要晚,我依然凝神远眺。忽然,一群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 【注译】:“三首”指这三首诗。“其一”是第一首诗的意思。 “密云不雨”,用拟人手法写天气变化莫测。“桃花将开未开”
【注释】 百年:指人生百年。多病:指年事已高。登台:指登上南楼。怀抱:指胸中抱负。何开:何时能实现。纵饮:纵情饮酒。谋:谋划,打算。良夜:美好的夜晚。殊方:远方。喜:喜欢,喜爱。旧来:以前。好事:好的机会或愿望。今能否:现在能不能办到?恐:恐怕。失佳期:错过美好的时刻。后命催:由命运安排。传语:传达话语。风风光光:形容景色美好。共流转:共同流转。须成:必须成就。习池:即“习池亭”,在安徽宣城。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应通读全诗,从整体上理解诗意,然后仔细阅读选项,结合具体诗句分析作答。此题要求赏析诗句的内容和表达技巧,因此考生应先对诗句进行解读,并结合具体的诗句加以分析。 【答案】 “崛𡼱奇赏忆当年,十里青山半管弦。”这两句诗是说,我还记得那年在崛𡼱山欣赏过美景,那里有绵延的青山,绿树成荫,仿佛整个山都是乐器发出的音乐
【注释】 柬敷:指王勃。五侍讲集句:唐代科举考试有“集句”之科,即要求考生以四言诗的形式,用前人成句中的某一部分来作答。王勃在考中后,曾与李峤、崔融、苏世长、杜审言等五人为文馆直学士,号称“五侍讲”。院里题名处:指曲江院。曲江是唐都长安的一个风景区,院内多有题咏之作。风流第一人:指王勃。王勃是初唐诗坛上一个才华横溢的诗人,其诗才被当时人推为“神童”,并称他为“诗骨”。 四海交游更聚散
注释: 柴门空闭锁松筠,锦里逢迎有主人。 柴门空关着,松树和竹子环绕;在繁华的成都锦城里,有人迎接我这样的客人。 老去诗篇浑漫兴,晚来幽独恐伤神。 随着年纪的增长,写诗已经没有太多的兴趣和热情,晚上的时候,一个人静静地坐着,怕自己伤到心。 自知白发非春事,何用浮名绊此身。 知道头发变白不是春天的事情,为什么还要执着于功名利禄呢? 戏假霜威促山简,病从深酌道吾真。 我假装有冬天的威严
诗句释义 1. 迢递山河拥两京:描述了京城的地理位置,表达了对南京的向往和尊敬。 2. 儒门弥节下蓬瀛:表示在儒家学问中保持节制,追求高尚的道德修养。 3. 文章宇宙千年事:强调文人学士的文学作品对历史的影响深远。 4. 江汉风流万古情:表达了对长江和汉江(古代中国的主要河流)以及它们所象征的文化风情的赞美。 5. 才似茂陵非晚遇:茂陵是汉代皇帝刘邦的陵墓,这里的"才似茂陵"指的是才华横溢
第一首 草色西风万古情,司空旧宅路人行。 鹪鹩岂意文章误,牛斗犹疑剑气横。 世难鱼龙多菹醢,名留桑梓尚峥嵘。 道旁欹石形如鼓,安取仙桴为发声。 注释:这是一首描绘卢沟桥的诗歌。 译文: 西风吹过草色,万古的情感都融入其中,司空的故宅在路旁边,行人来来往往。 鹪鹩(jiāo luǒ)难道知道文章的错误,牛斗星仍然让人怀疑剑气横空。 世间困难,像鱼和龙一样容易成为菹醢(zū h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