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桂桥尚存,折桂人已矣。
时有桥畔人,拾得桂花子。
折桂桥
尚存古迹,折桂人已矣
折桂桥,又名马家桥,是杭州余杭区良渚镇一处历史悠久的桥梁。始建于宋代,改建于明朝,并在清代雍正年间进行了重建。这座桥以其独特的小桥流水式布局,给人以一步并作两步的感觉,显得格外亲切而宁静。
诗句“折桂桥尚存,折桂人已矣”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去繁华景象的回忆与感叹。”折桂”原指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象征着功名和荣耀。这里,“折桂桥”不仅是一座物理上的桥梁,更是连接过去与现在的纽带。诗人通过提及这座桥,不仅展现了其历史风貌,也反映了时代变迁中人物的更迭。
在诗中还出现了“时有桥畔人,拾得桂花子”的描绘。这不仅增添了一丝生动的自然气息,也寓意着时间的流转与生活的平凡美。诗人通过观察日常生活中微小却美好的事物,表达了对自然与人情的深刻感悟。
赏析:
这首诗通过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了一幅生动的景象画。诗人通过对折桂桥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的描写,让读者仿佛穿越时光,感受到了这座桥承载的文化与历史价值。同时,通过对桥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的描述,传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赞美。整首诗以简驭繁,意境深远,既体现了诗人深厚的文学功底,也展示了他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独特感悟。